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中國及新興市場基本面並不像市場預期那樣悲觀

北京商報訊(記者李海媛)今年的頻繁市場波動和複雜經濟數據讓許多投資者深感困惑和不確定。爲了爲投資者撥開迷霧,7月23日,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在"天弘基金海外投資年中策略會"上揭示了一些關鍵前瞻性指標。他認爲,相對於長期性指標和滯後性指標,這些具備前瞻性的指標更能夠爲投資者提供及時的洞察,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市場動態,把握投資機會。

第一類前瞻性指標是對流動性變化極爲敏感的流動性指標。洪灝指出,海上集運價格、加密貨幣價格這兩個對流動性變化極爲敏感的指標正在上漲。洪灝總結稱,這些對流動性極爲敏感的指標上漲甚至創下新高,提示投資者可能需要重新評估當前的流動性狀況。這些資產價格的變動可能表明,流動性的變化情況比許多人預期的要更爲積極。

第二類前瞻性指標是與房地產週期相關的指標。今年5月,中國實施了一系列新的房地產政策,各城市根據實際情況推出了因地制宜的措施,包括放鬆購房限制、降低首付比例等。這些政策的實施使得房地產銷售開始出現反彈,上證指數也隨之回升,顯示出中國經濟週期在底部開始企穩並逐步修復。當前可能正處於中國經濟週期的又一個底部階段。

第三類是與內需相關的指標。洪灝指出,評估內需的強弱可以通過多個指標,包括中國的進口指標和房價變化。儘管二手房價格下跌可能影響消費信心,但地方政府賣地收入的反彈顯示出內需可能比想象中要好。此外,中俄貿易以人民幣結算,以及人民幣在全球交易結算中的佔比上升,也反映出內需的潛力。

洪灝總結稱,儘管某些指標可能顯示內需較弱,如出國旅遊人數的減少,但其他指標,包括本土品牌的崛起和資產價格的變化,表明中國的內需實際上可能比許多人預期的要強。雖然許多投資者在今年的股市投資中並未獲得預期收益,但在審視當前投資環境時發現,中國及新興市場基本面並不像市場預期那樣悲觀。

分析未來投資機會時,洪灝指出,金融銀行板塊和國企板塊近期表現出色,尤其是銀行股和資源股,顯示出較好的收益潛力。他還認爲,對經濟週期變化高度敏感的資產類別也將存在較多投資價值。例如,大宗商品中的黃金、白銀和銅等。"黃金作爲避險資產,其價格上漲趨勢尚未結束;白銀受益於電動車和金融屬性的推動,同樣保持上漲勢頭;而銅價在二季度前創下歷史新高,儘管後期有所回調,但銅的供需狀況及對中國經濟週期和產業結構變化的反映,預示着其長期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