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真的有嚇阻效果?他引用「3數據」 暫緩4年增加150起兇殺案
▲死刑有嚇阻效果嗎?(示意圖/取自Pixabay)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法務部於今年1月16日覈准死囚黃麟凱的執行令,並在同日晚間10時3分,於臺北看守所刑場執行完畢。死刑執行有嚇阻的效果嗎?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王伯頎先前曾引用相關數據,指出死刑的暫停與犯罪率的攀升有直接關聯。
黃麟凱2013年時,以童軍繩將19歲女友及女友47歲的母親勒斃,落網之後被法院依性侵殺人、殺人罪判處死刑,並在2017年定讞。法務部於今年1月16日覈准死囚黃麟凱的執行令,並在同日晚間10時3分,於臺北看守所刑場執行完畢,這也是總統賴清德任期內第一位被執行的死刑犯。
死刑執行一事在網路上掀起討論,死刑執行有嚇阻效果嗎?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王伯頎之前曾引用美國多所大學的研究,支持死刑的嚇阻效果。他說,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發現,每執行一次死刑,兇殺案可減少5起;亞特蘭大艾默裡大學的研究也顯示,每次執行死刑能防止18起兇殺案。
王伯頎也舉另一個例子,在伊利諾州2000年暫緩執行死刑後,4年增加150起兇殺案。因此他認爲,這些數據都顯示死刑的暫停,與犯罪率攀升之間有直接關聯。
【更多新聞】
►廢死聯盟譴責法務部長!網見「1句話」傻眼:真的令人很不安
►「把死刑當萬靈丹很不健康!」 王婉諭:死刑可拉擡執政者聲望?
►「死刑」.刑?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