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一杯茶的誕生

全文共3199字 | 閱讀需8分鐘

近幾年“原葉鮮奶茶”爆火

只需一杯清香的茶底

再加入些許鮮奶

便可製成清爽可口的佳飲

茶史曰:“茶興於唐,盛於宋”

其實早在宋代

就流行茶葉清飲了

電視劇《知否》中點茶的鏡頭

從初春的一顆嫩芽

到色香味俱全的一盞茶湯

“茶葉”在宋人的手裡

可謂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才提煉出了李清照《滿庭芳》中

“生香薰袖,活火分茶”

那一抹令人難忘的茶香

耳畔彷彿又迴盪起陸游詩句中

碾茶人那一記敲在

“玉川七碗”上的清響

明 唐寅 《畫烹茶圖冊》(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宋代

看看千年之前一杯茶的誕生吧!

喝茶|點茶

宋人喝茶有個優雅的名字——

點茶

這不僅僅是附庸風雅那麼簡單

還是一項禮儀課

體現自身的文化與藝術修養

唐代的科舉考試與文人詩賦中

已有關於茶的描寫

茶聖陸羽撰寫了著名的《茶經》

到了經濟文化更繁榮的宋代

茶不僅受到士大夫們的追捧

就連皇帝宋徽宗趙佶

都親自撰寫《大觀茶論》推廣

宋人上下飲茶盛行

王安石稱:“夫茶之爲民用,

等於米鹽,不可一日無”

明 文徵明《品茶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茶藝師|三昧手

要製作一杯好茶

自然少不了一個點茶的好手

宋代茶藝師有專門的名字

“三昧手”

這一詞原本源於佛教術語“三昧”

意爲排除一切雜念

專注一境的精神狀態

蘇東坡曾在《送南平謙師》中

以“來試點茶三昧手”

讚許當時西湖南山淨慈寺

點茶高手南屏謙師

元 錢選 《盧仝烹茶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原材料|茶餅

簡單來說——點茶

就是將滾燙的水注入茶盞

由茶餅碾細的茶粉

經過沖泡和攪拌

形成泡沫豐富茶香濃郁的茶湯

其手法猶如蜻蜓點水

是宋時流行的一種沏茶方法

點茶之前

茶餅的選用和製作非常講究

據《北苑別錄》記載

最佳的採茶時間是

“每日常以五更撾鼓”

即清晨未露晨曦之前

這個時候的茶芽是最肥潤的

採茶手法則遵循

“且以甲而不以指”

以免破壞鮮嫩的茶芽

明 丁雲鵬 《玉川煮茶圖》(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唐代《茶經》中茶餅製作分爲

採、蒸、搗、拍、焙、穿、封

七步工藝

宋代則在採摘之後

提出了“擇”(揀芽)

進一步提升製茶質量

之後用蒸、榨、研的工藝

除青臭味和苦澀味突出茶香

最後通過“造”和“過黃”

把茶膏壓制成形

再經過數天的烈火烘焙

如此

一枚細膩有光澤的茶餅就誕生了

茶餅

前期準備|碾茶

有了合格的茶餅

就正式進入點茶的第一階段

碾茶

這個步驟需要準備工具如下:

①砧椎(砧板和小錘子)

主要用於將茶餅擊碎

這一步簡稱爲“碎茶”

②茶碾

(由碾槽、碾輪和推手等部件組成)

進一步將茶塊碾至粉末

這一步纔是真正的“碾茶”

南宋 劉松年 《攆茶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茶碾的材質有金、銀、銅、石等

不過最讓人好奇的

還數陸游《晝臥聞碾茶》中

那盞“醒神”的茶碾——

“玉川七碗何須爾,銅碾聲中睡已無”

他說,只需要聽到碾茶的聲音

便足以讓人睡意盡消了

明 唐寅 《煎茶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除了上述兩件主要工具

還有茶磨、茶研、茶臼等

因爲地域和階層的差異

工具也會有細微的差別

但最終的目的

都是將茶餅碾成茶末

然後放入羅絹做的篩網中

細篩幾遍到“絕細”

(很細很細的程度)

南宋 劉松年 《攆茶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核心工序|點茶

一片小小茶葉經過

採摘、烘焙、層層篩選

又經由道道繁雜細緻工序

“粉身碎骨”成爲粉末

終於來到了它命運的高光時刻

點茶

點茶分五步:

①熱盞

北宋蔡襄在《茶錄》中提到:

“凡欲點茶,先需熁盞令熱,

冷則茶不浮”

強調了熱盞的重要性

主要做法是用沸水沖洗

預熱杯盞

避免其降低沖泡溫度影響品質

明 唐寅 《煎茶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②入盞

碾好的茶末一般置入盒中保存

熱盞完成後便可取出一小部分

趁着茶盞還有溫度

撥入茶末

清 佚名 《柳蔭鬥茶圖》(局部)弗利爾美術館藏

③注水調膏

一切準備就緒後

執壺往茶盞注入少量沸水

一邊注水

一邊使用茶筅不斷用力擊拂

將茶末調和成勻稱的膏狀

切記水不可太多

略微沒過茶盞底部

剛剛覆蓋住茶末即可

清 佚名 《柳蔭鬥茶圖》(局部)弗利爾美術館藏

④注水擊拂

茶末調和成膏狀後

便可以再次注水擊拂

“手輕筅重,指繞腕轉”

直待茶湯出現穩定而持久的泡沫

表面泛起乳白色的“湯花”

並能較長時間凝固在杯壁

清 佚名 《柳蔭鬥茶圖》(局部)弗利爾美術館藏

丁謂《詠茶》的詩句

“碾細香塵起,烹新玉乳凝”

將湯花比作玉乳、雲朵、白雪

唯美至極

劉禹錫在《西山蘭若試茶歌》中

也有類似的描寫

“白雲滿碗花徘徊”

宋徽宗針對以上的步驟

總結出了“七湯點茶法”:

第一湯:量茶受湯,調如融膠。

第二湯:擊拂既力、珠璣磊落。

第三湯:擊拂輕勻,粟文蟹眼。

第四湯:稍寬勿速,輕雲漸生。

第五湯:乃可稍縱,茶色盡矣。

第六湯:以觀立作,乳點勃然。

第七湯:乳霧洶涌,溢盞而起。

明 唐寅 《煎茶圖》 (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⑤置託

茶湯呈現出美麗的湯花之後

將茶盞置於漆器或同材質茶托之上

點茶正式完整

宋代的一杯茶終於誕生了!

它或是等待被詩人寫進詩句

“解鞍就塵榻,聊與幽人期”

聊表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或是被某個嗜茶之人一飲而下

成爲被誇耀的“四般閒事”

(燒香、點茶、掛畫、插畫)

亦或是變成丹青水墨一筆

成爲後人遙想宋人逸趣的掠影

元 錢選 《品茶圖》(局部)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器皿|茶盞

宋代點茶的湯色講究

茶具杯盞多選用深色釉

以襯托白色茶湯的色澤

蔡襄曾在《茶錄》中提到:

“茶色白,宜黑盞,

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

……最爲要用。”

說的是,淺色的瓷器

皆不能襯托淺色的茶沫

唯有建安兔毫黑盞才適配

宋徽宗的《大觀茶論》

也推崇厚重深沉的釉色:

“盞色貴黑青,玉毫條達者爲上,

取其燠發茶采色也。”

宋 建窯黑釉醬斑碗 福建博物院藏

除此之外

宋人還將油滴、玳瑁

鷓鴣、曜變等釉斑紋飾

裝飾於茶盞之上

與茶湯的輕薄綿軟形成對比

更添歡歌宴飲時的雅趣

衍生周邊|鬥茶

點茶中“碾茶”“擊拂”等

五花八門的手法

延伸出宋代的鬥茶文化

明 唐寅 《鬥茶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所謂鬥茶

便是比拼點茶的手法才藝

有鬥湯色和鬥湯花兩種

前者是指鬥茶湯的顏色

後者指泛起的茶末

以“視其面色鮮白,

煮盞無水痕”爲絕佳

鬥茶者所追求的

是視覺美感與口感的契合

上至王公貴族

下至升斗小民

無不對鬥茶情有獨鍾

明 文伯仁 《品茶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徽宗經常舉辦茶會

賜宴羣臣

並親自爲他們點茶、分茶

以展示其藝術才能

這樣的“尊卑顛倒”

令大臣們惶惶不安

據蔡京《保和延福二記》記載:

“……過翠翹燕閣諸處,賜茶全真殿,上親御撇注賜出乳花盈面。臣等惶恐,前曰:“陛下略君臣夷等,爲臣下烹調,震悸惶怖,豈敢啜?”上曰:“可少休。”

丘文播 五代十國 《文會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陸羽在《茶經》中

將茶末與水交融的形態

比擬成自然的美景:

“細輕者曰花,

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

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

又如晴天爽朗又浮雲之鱗然……”

棗花浮於潭水

鱗雲綴於天空

在一方小小的茶盞中

窺見天地之美

宋人的浪漫可見一斑!

明 王問 《煮茶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炫技|茶百戲

鬥茶並不是宋人炫技的巔峰

更令人折服的

還有高超的“茶百戲”

茶百戲又稱

分茶、水丹青、湯戲、茶戲

是一種能使茶湯紋脈

形成美麗物象的古茶藝

比現代的咖啡拉更古樸典雅

清 佚名 《柳蔭鬥茶圖》(局部)弗利爾美術館藏

陶谷典籍《清異錄》中

有大量的相關記載:

“茶百戲……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

“饌茶而幻出物象於湯麪者,茶匠通神之藝也……生成盞裡水丹青,巧畫功夫學不成”

清 佚名 《柳蔭鬥茶圖》(局部)弗利爾美術館藏

宋代茶藝師“下湯運匕”

僅用清水調和

便使茶湯幻變鳥獸魚蟲

玉宇樓臺、山林溪澗

纖巧如畫筆勾勒而成

然而一瞬間

圖案又迅速融水消失

猶如曇花一現

在酒樓茶肆可謂遍地開花的宋代

茶百戲融入了宋人

最含蓄最謙遜的美學

將唐代文人提出的

“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至”

演繹到了極致

清 佚名 《柳蔭鬥茶圖》(局部)弗利爾美術館藏

元代開始

茶百戲開始衰弱

至清代後期已銷聲匿跡

在浩渺的歷史中

我們再也找不到宋代的那杯茶

只有想象中鼻尖那縷

千年的茶香

還久久纏繞不肯散去……

參考資料:

向梅《宋代點茶與文人審美》

陳默《淺析宋代茶文化繁盛的原因》

喬楠《論宋代點茶興起的原因》

張劍 《大觀茶論》的文化意象研究

吳立美《宋代點茶的傳承和發展策略》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