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當大數據遇見土地託管
前不久,2024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發布了首批50個數字中國建設典型案例,綏化市農業農村局智慧農業發展中心“基於數據鏈打造農業託管智慧鏈”案例入選,是黑龍江省唯一入選案例。
綏化是農業大市,該市以打通農業數據鏈爲引領,圍繞“農業大數據+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的平臺建設思路和“數據要素×N”的平臺運營思路,運用大數據、雲計算、農業遙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完成了“農業託管智慧鏈服務平臺”,爲全市農業生產託管服務構建了一片“雲”、繪製了一張“圖”、打通了一條“鏈”,積極探索智慧農業服務創新模式,當好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今年秋收時節,無人駕駛收割機在慶安縣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展示基地應用已不是新鮮事,工作人員站在稻田旁,操縱平板,先選取好地塊,然後規劃路線,點擊“開始”,無人駕駛收割機自動進入田間,收割、轉運、放糧……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全程無人駕駛。
“傳統收割機作業時,灰塵較大,作業強度較大。使用無人收割機,就完全避免了這些缺陷,它就像家裡的掃地機器人一樣,提前規劃好作業路徑後,就能在田間自動收割,省時省力,拿着平板就能實現操作,一天能收割60畝地左右,還節省了僱傭駕駛員的費用。”慶安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王旭介紹說。
依託“農業託管智慧鏈服務平臺”的建設,無人駕駛、智慧平臺,這些科技的力量正在綏化市現代化農業建設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悉,“農業託管智慧鏈服務平臺”利用數據實現了爲託管服務組織賦能、爲農業主管部門賦能、爲金融機構賦能、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賦能,對擴大託管服務規模、強化託管服務管理、促進金融支農成效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價值。
綏化市通過對農業遙感及物聯網數據的深入分析,爲農業主管部門提供種植結構、作物長勢、災情損失、糧食產量、補貼資金預測分析的“圖”嚮導,爲農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農業託管智慧鏈服務平臺”引入了大量的人工智能技術作爲能力支撐。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衛星遙感數據進行解譯分析,對氣象監測站數據進行分析和預警,對孢子、蟲情影像進行快速識別和預警,對土壤墒情數據進行分析和預警,對農機軌跡數據進行分析和評價,爲託管服務組織提供在線專家問答。
另外,“農業託管智慧鏈服務平臺”利用微信等小程序爲農戶提供了託管服務對接、託管服務監控、託管服務驗收等功能,通過微信的實名認證功能解決了數據安全性、服務真實性等問題,利用農業遙感數據和農機作業數據讓託管農戶能夠實時瞭解託管地塊的生產情況,進一步保障了農戶的基本權益。
“農業託管智慧鏈服務平臺”系統還提供了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數據、農業生產託管補助資金認證數據、土地確權數據等作爲金融機構的授信依據,農業遙感數據、農機作業軌跡數據、農資、農產品進銷存數據均可用於金融機構貸後風險管理。系統可在農業生產託管組織授權下爲金融機構提供上述數據,並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加持爲銀行及擔保機構提供貸後風險識別、評估和預警服務,爲保險公司提供保後風險識別、評估和預警服務。託管組織或農業服務組織在貸款方面通過數據鏈貫通和價值挖掘,貸款額度基本實現了翻番,數據鏈價值凸顯。(滕巖 記者 董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