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胳膊肘朝"美"拐,還碰瓷臺灣

(原標題:她胳膊肘朝"美"拐,還碰瓷臺灣)

► 文 觀察者網 王愷雯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向來對美國的盟友防務支出“不達標”心存不滿,多次威脅退出北約。立陶宛候任國防部長薩卡利埃內(Dovile Sakaliene)近日也替美國“打抱不平”,稱美國在西方國防開支中佔比過大,這對華盛頓“不公平”。

據路透社報道,薩卡利埃內當地時間12月11日在紐約路透社NEXT會議期間表示,歐洲必須在防務貢獻方面“儘自己的責任”,“美國貢獻的數額仍然不成比例地大,這是不公平的。”

立陶宛準防長薩卡利埃內 外媒

薩卡利埃內的言論呼應了特朗普此前的言論。特朗普多次對北約盟友的防務支出表達不滿,他上週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採訪時再次向北約成員國施壓,稱如果這些盟友“支付賬單”並且在他看來“公平地對待美國”,那麼美國“絕對”會留在北約;反之,美國也“絕對”可能退出北約。

薩卡利埃內11日表示,明年立陶宛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將保持在3.5%,未來可能會增加至5%。

被問及特朗普承諾將迅速結束俄烏衝突時,薩卡利埃內稱,“我唯一擔心和憂慮的是,如果我們對凍結烏克蘭戰爭抱有幻想……這首先會讓俄羅斯人準備第三次消滅烏克蘭,其次會讓他們爲下一步的帝國擴張做準備。”

她解釋道:“他們(俄羅斯)把自己的經濟從和平時期經濟轉向軍事經濟,這是有原因的,烏克蘭問題不足以引發如此巨大的變化。”

她還稱,“西方世界的優柔寡斷、軟弱和妥協”導致其難以爲烏克蘭採購100萬發彈藥。

立陶宛與俄羅斯及其盟友白俄羅斯接壤,薩卡利埃內表示,她比十年前更擔心俄羅斯可能入侵立陶宛。

她還宣稱,美國繼續參與歐洲事務的“務實理由”是,美國在與中國對抗時需要歐洲的支持,如果歐洲 “受到俄羅斯的傷害”,將給美國帶來不好的後果。

薩卡利埃內表示自己“非常現實”,“我明白歐洲甚至不在美國優先事項的前三名之列”。在她眼中,美國的第一要務是美國自己,第二是臺灣地區,第三是以色列。薩卡利埃內更揚言,所有人都清楚“臺灣的戰爭即將來臨”。

對於飽受爭議的美國國防部長人選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薩卡利埃內卻給出了積極評價,稱讚其強硬的政策。

“我真的非常喜歡他(海格塞斯)的一些想法和理念,這讓他非常堅強。”薩卡利埃內說。

海格塞斯自上月被特朗普提名爲美國國防部長以來,身陷性侵、酗酒、財務管理不善等一系列醜聞。美媒日前披露,由於海格塞斯在參議院面臨非常艱難的確認之路,特朗普過渡團隊正在考慮其他選擇。

薩卡利埃內是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國會議員,也是立陶宛國會所謂“友臺小組”成員。今年10月立陶宛議會選舉後,薩卡利埃內被立陶宛候任總理帕盧茨卡斯提名爲國防部長。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3月22日,歐盟基於謊言和虛假信息,以所謂新疆人權問題爲藉口對中國有關個人和實體實施單邊制裁。中方決定對歐方嚴重損害中方主權和利益、惡意傳播謊言和虛假信息的10名人員和4個實體實施制裁,薩卡利埃內的名字就在其中。

延伸閱讀

特朗普:中國大陸終究會攻打臺灣 但不會在我任內發生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近期受訪時宣稱,臺灣地區軍費應提高到GDP的10%。國民黨民代李彥秀對此直呼“連科幻小說編劇都寫不出來”,她指出,特朗普和其幕僚對臺瞭解有出入,臺灣不能只有備戰,而沒有止戰的方法與智慧。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 資料圖

《華盛頓郵報》9月30日刊出特朗普專訪,特朗普稱,他認爲大陸終究會攻打臺灣,但不會在他任內發生。此外特朗普認爲,臺灣的情況棘手,希望臺灣利用未來四年大幅增加防務投資。專訪特朗普的狄森提醒特朗普,臺灣地區現在的防務支出已佔GDP的2.6%百,這比一些北約成員還高,但特朗普卻稱,“臺灣應該花費(GDP的)10%”。

據瞭解,曾在特朗普任內擔任其國安顧問的奧布萊恩今年6月也曾宣稱,臺灣地區的防務支出應增加到GDP的5%。

針對此事,臺防務主管部門僅稱,對於美國總統候選人發表的看法,沒有評論。但臺軍方智庫專家蘇紫雲分析指出,以色列軍費達GDP的5%,比率已相當高,臺灣地區不可能到10%。

臺灣“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說,臺灣地區2025年GDP預估值264100億元(新臺幣,下同),10%就是26410億元,佔總歲出31325億元的比率爲84%,幾乎是2025年臺灣防務年度預算編列數4760億元的6倍。真這麼做,臺當局剩餘預算額度在支應人事費用後,連支應衛生福利主管部門都不夠,“連軍國主義極權都做不到”。揭仲認爲,特朗普顯然是在對臺灣地區預算規模與財政狀況非常不瞭解,纔有這種即興式、偏離現實的發言。

針對特朗普說出的驚人數字,李彥秀直呼“連科幻小說編劇都寫不出來”。她分析,特朗普開出的“天價”軍費賬單,數字或許有些誇張,但這是選舉的語言,也是特朗普過去以來一貫的態度立場,以及“生意人”的性格使然。將臺灣打造爲“豪豬”,意味着臺方要花更多的軍費,將臺灣地區變成亞洲最大的軍火庫。

李彥秀表示,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上任後,臺海關係正逐漸走向和平的另一端。更多的軍費支出,代表教育、文化、社福、醫療、交通資源的排擠。整體財政負擔能否支撐住,恐怕是纔是真正的關鍵。她強調,臺灣不能只有備戰,而沒有止戰的方法與智慧。民進黨要負起的責任不只強化自我防衛能力,也必須展現能處理兩岸危機的能力。

臺立法機構國民黨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王鴻薇 資料圖 圖源:王鴻薇臉書

國民黨民代王鴻薇也批,特朗普的發言匪夷所思,可是臺防務主管部門裝睡裝乖不予迴應。過去奧布萊恩也說過類似的話,但10%的GDP對臺灣來講是不可能的任務。若按照特朗普講的,那代表臺灣地區的防務預算要佔總預算八成以上,是不是社福支出,經濟建設都發不出來了呢?

王鴻薇表示,面對特朗普無理要求,臺當局都不做評論,看來打算逆來順受。特朗普的說法一旦成爲美國主流意見,對臺灣地區將是莫大沖擊,臺當局該說的還是要說,該反映還是要反映,難道我們真的是細漢仔(指小弟)嗎?防務預算不斷升高,傷害的將是全體臺灣民衆利益。

島內輿論指出,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關鍵階段,特朗普與民主黨候選人哈里斯廝殺激烈,民調幾乎都在誤差範圍內。面對選情膠着,必須試圖在話題上突破,語不驚人死不休只爲吸引選民注意,根本沒有哪個美國選民會真的深究“GDP的10%”到底是多天方夜譚的數字。然而,身在臺灣的民衆,除了傻眼、搖頭,恐怕更需關注特朗普說法背後的深意。特朗普在總統任內就對北約、日本、韓國等軍費支出迭有批評,對臺灣地區更不掩飾地抱怨。似乎看在精打細算的生意人眼裡,怎麼算都不符合“美國優先”的利益。

輿論認爲,民進黨當局及綠營側翼很喜歡將“疑美論”扣上“紅帽”,卻無法告訴臺灣人,面對反覆不定、需索無度的“老大哥”,除了逆來順受、照單全收之外,有沒有思考怎麼做會更符合臺灣利益?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此前曾表示,美國任何時候都以自身利益爲優先,棋子隨時可能成爲棄子,臺灣也不會例外。民進黨當局爲謀“臺獨”私利,全盤接收美國清理的破銅爛鐵,繼續甘當美國“提款機”,大肆揮霍臺灣民衆血汗錢。這換不來臺灣民衆的安全,還會把民衆推向戰爭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