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港開放營建廢棄物填海造陸
民間營建土石方入臺北港,新北市府正研擬管理辦法,盼讓具公益性或符合市府政策的民間機構案件增加多元去化管道。(本報資料照片/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北臺灣開發案衆多,但新北僅2處合法土資場,營建廢棄物處理困難,更曾一度引發雙北垃圾大戰。臺北港今年起將全面開放民間案件土石方入場填海造陸,每立方公尺處理費約280元,對比業界600到1000元價格極具競爭力,新北市工務局正研擬公益回饋機制,如政府招商案可優先,或支付一定比例回饋金,盼提供更多元廢棄物處理管道,也能加速臺北港建設。
原臺北商港倉儲區僅能收受公共工程剩餘土石方,但爲解決北部剩餘土石方去化問題,臺灣港務公司2020年通過環境影響差異分析,提供民間土資場最終端無法處理的廢棄物填海造陸,並逐步開放,今年起全面納入民間案件,業者不需經過土資場即可入場。
工務局表示,新北市府2020積極爭取臺北港造地工程開放收容非公共工程土石方,新北市府迄今已輔導非公共工程土石方進港收容達11萬4萬780立方公尺,但仍有成長空間,希望透過修訂辦法,不僅解決土石方處理問題,也鼓勵業者往臺北港送,加速填海造陸速度。
工務局指出,配合港務公司修正「臺北港收容非公共工程土石方作業規定」,市府將民間機構案件納入「新北市政府辦理非公共工程剩餘土石方運至臺北港作業要點」適用對象。
工務局施工科長陳俊翰表示,臺北港1立方公尺價格約280元,對比民間案件加上收容、卡車等成本約600到1000元,有競爭力,本次管理要點修訂,希望讓具公益性或符合市府政策的民間機構案件增加多元去化管道,如市府招商開發案等,可由主責機關推薦進場。
由於與業界價格有差距,也將訂定回饋機制,以符合公平原則,目前仍有相關配套需要討論,詳細回饋機制會再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