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犬貓認養率下滑 動保處:公私協推

臺北市新動物之家日前風光動工,但審計部指出,收容犬貓認養率逐年下滑,3年來降低17.10%。動保處迴應,持續推進公私協力動物認養,開放學校、公司等單位參訪動物之家,促進認養人養成。

審計部報告指出,臺北動物之家2021年到2023年入所動物分別是2085只、2120只及1826只,認領養數分別爲1938只、1813只及1385只,統計認領養率逐年下滑,臺北市新動物之家已動工,但工程至少到2026年完工,呼籲需透過認養降低收容壓力。

動保處迴應,以「動物保姆計劃」促進認養,攜出照護收容犬貓推廣,例如,在建國假日花市及花博園區設認養攤,也開放學校、公司行號及幼兒園參訪動物之家,促進潛在認養人養成。

另外,執行街貓TCCP共5萬3千多隻、街犬TNVR共4310只絕育,近年進入收容所數量已顯著下降,同時提供家犬貓絕育補助,去年查獲41件未替犬貓絕育或申請免絕育案件。

審計部也點出,動物之家從2022年5月啓用中繼園區算起,可收犬貓760只,但2021年到去年10月底的在養數卻分別爲967只、1088只、1100只,連續3年呈現超收。

動保處說,中繼園區的收容數據尚未更新,最大收容量爲犬840只、貓360只,共計1200只,截至今年8月動物收容量爲1090只,沒有超收。

「有問題的一直都是人。」亞洲環境生態護育交流協會常務監事何承翰說,動物之家超收不只北市,製造問題的都是不當飼主,要思考如何影響這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