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博雅館展出法官母女畫作 展現溫馨「畫生活」方式
高等法院郭豫珍法官說明畫作背後的故事。(臺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高等法院郭豫珍法官談畫。(臺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臺灣大學自8月29日自10月17日於博雅教育館,擧辦高等法院郭豫珍法官及其女兒劉夢非的藝術聯展,以溫馨「畫生活」的方式,迎接開學。開幕主持人丁詩同副校長用畫作《腳踏車與人生》的啓示,期勉學生要隨時保持身心平衡,奮力向前;也祝褔大家都有美好的《有朝一日》。
郭法官年少時最想當畫家,大學聯考第一志願原是師大美術系,因家人強烈反對,說畫圖會餓死,輾轉就讀中興大學(國立臺北大學前身)法律學系、政大法研所,同時錄取司法官特考,之後取得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學位,並於近期獲致第23屆臺北大學傑出校友。司法生涯,本來並不在人生計劃簿,卻意外變成終身志業。
郭法官始終未放棄追求真善美藝術生活的夢想,2018年與夫婿劉文仕(監察院副秘書長)雙雙報考師大美研所碩專班,分別錄取西畫創作組及藝術行政組榜首。經多位名師點化,建立出自己的創作風格。其作品曾獲巴黎大皇宮國際藝術沙龍展、盧森堡藝術展等國內外大展獎項,有「法官畫家」的美譽。
郭法官的畫作構圖平穩完整,色彩豐富,畫如其人,美麗直率,讓觀者視覺舒適。肌理層次多樣,令觀者感受到如法國音樂大師德布西瞬間變化的旋律。以特殊的創作理念及蒙太奇技法,成功走出異於傳統寫實的框架,具象主題結合抽象的象徵內涵,增添畫作的多義性與可讀性。
郭法官曾由其夫婿策劃,舉辦「藍色覺思」公義畫展,有感於司法天平過度向被告傾斜,輕忽犯罪被害人權益,特別是因執勤被殺害的員警。因此將該次畫展所得捐給警政署公益專戶累計近500萬元,每年年節由警政署轉發給被害員警遺眷。
藝術史家卡斯彼特說:「當代已呈現後藝術現象,藝術要與生活相結合。」郭法官這次展出的畫作,創作靈感都來源於生活,並對於生活進行提煉、加工和再創造。融入個人對生活的熱情,獨特的視角與思維,綜合呈現審美價值,啓發反思的畫面。
劉夢非爲暨南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學士、英國倫敦藝術大學時尚管理碩士文憑、義大利馬蘭戈尼時尚學院傳媒行銷碩士、巴黎第七大學碩士。現就讀巴黎第八大學博士班。這次,展出的14幅小品,包含疫情最嚴重,巴黎封城期間獨自生活抒發孤寂的作品。
其實,劉夢非的學習歷程,從不包含視覺藝術創作;然而,在藝術家庭氛圍的耳濡目染下,以劇院文化爲靈感的插畫成爲最熱愛的課餘消遣。她的作品風格精緻、流暢,經巴黎的咖啡廳、芭蕾舞首席(例如聖彼得芭蕾舞團Irina Kolesnikova、莫斯科波修瓦舞團Ana Turazashvili)等收藏,朋友們都誤以爲夢非是藝術院校專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