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贊助 IPAC抗中操作斧鑿斑斑
賴清德總統(中)出席30日「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會臺灣專題場次」,與受邀各國代表合影留念。(總統府提供)
IPAC歷來年會都是在會員國舉行,卻在賴清德就任總統、兩岸關係緊繃之際,本屆年會刻意選在非會員國的臺灣舉行,還以「臺海和平與穩定」作爲議程主軸,挑釁對岸的意味濃厚,IPAC究竟是真的想要維護臺海和平?還是有國際政治勢力在背後操作?啓人疑竇。
IPAC的成立,主要是認爲中國大陸的崛起,讓民主國家遭受空前壓力,希望通過各國跨黨派議員的合作,反制大陸崛起所產生的各種問題,也因此被大陸認定爲「反華組織」。
民進黨多年來持續爭取加入IPAC,但在昨天之前,臺灣都非成員,卻是主要的資金贊助者之一,除了喬治·索羅斯的開放社會基金會,據瞭解,其資金來源仰賴美國民主基金會以及臺灣民主基金會,也就是說,美國和臺灣是IPAC背後的兩大勢力。
IPAC過去曾在義大利羅馬、美國華府、捷克布拉格舉辦過年會,但這些都是會員國,今年卻特地選在臺灣舉行,不僅以「臺海和平與穩定」爲主題,還特地舉行「臺灣講座」,邀賴清德總統演說,政治操作斧鑿斑斑。
這也就難怪作爲外交部二軌外交的臺灣民主基金會,之前要「卡韓」、「卡盧」,力阻韓國瑜接任董事長、政大外交系教授盧業中出任執行長,就是擔心這些彎彎繞繞的小手段被外界看光光。
賴清德上任後,兩岸關係持續緊張,而美國總統大選撲朔迷離,政局日益複雜;昨兩岸代表好不容易就金門快艇翻覆事件達成共識,值此之際,IPAC背後的操作卻充滿挑釁,更針對聯大2758決議文發表聲明,美其名是維護臺海和平,卻可能是將臺灣帶向危險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