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北區勝利路民宅傳工人疑熱傷害倒地 消防人員搶救送醫

▲臺南北區勝利路一處民宅工地,有工人疑受熱傷害倒地,消防人員搶救脫困,並急救後以救護車送醫。(圖/民衆提供,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臺南北區勝利路一處民宅工地,2日晚上6時19分許據報,有工人突發急病倒地,臺南市消防局119據報指派東門消防分隊出動4車7人前往搶救,消防人員上5樓查看,發現一名民衆身體不適受困在五樓施工中建築物內,經檢傷發現1名年約55歲男子意識清醒,疑似受熱傷害,經將患者救出脫困,並急救處置後送往臺南新樓醫院就治。

健保署指出,當外界環境的溫度比體內溫度高時,身體藉傳導及輻射散熱的效果變差,此時主要靠流汗蒸發及對流散熱,溼度高低也會影響汗水蒸發的速度,尤其,臺灣屬於平均相對溼度高的國家,就好比說民衆於臺灣夏季出外遊玩時總會感覺悶熱,其中「熱」來自溫度對於人體的感受,而「悶」則是溼度帶給人們的感受,因此,豔陽高照之下需要同時注意溫度和溼度,有時溫度看似沒有很高,但溼度過高的話一樣會爲人體帶來熱傷害!

常見的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其中以中暑爲最需要小心的症狀,嚴重程度雖然與環境溫度相關,但嚴重程度與患者年紀及既有疾病亦有相關性。接下來就一一介紹這些熱傷害會出現的症狀:1、熱痙攣:是因在高溼熱環境下長時間活動時因流汗過多或在休息時補充過多開水而非電解質溶液(運動飲料),促使體液喪失和電解質流失,體內的鈉、鉀離子濃度相對偏低,形成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態,導致身體不自主骨骼肌收縮所造成的肌肉疼痛,可以持續1到3分鐘,容易發生於大腿、小腿與手臂。如果痙攣劇烈,甚至會影響腹壁肌肉,應儘快治療。

2、熱暈厥:常見在炎熱的環境中長時間站立(如軍隊中的訓練、學校的朝會),由於皮膚血管擴張幫助散熱,血液會在體內重新分配,使大量血液和因久站而回流不順的血液,跑到皮膚等周邊血管和四肢,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發生暫時性暈厥,與中暑不同的是患者的中心體溫大多是正常的,但若不即時進行相關處置,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中暑。

3、熱衰竭:雖說「衰竭」二字容易給人帶來嚴重的感覺,但其實主因是因爲流汗過多,未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而導致的血液循環衰竭,常出現大量出汗、疲倦、身體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說話喘、血壓降低、臉色蒼白等症狀,患者的核心體溫會上升,但很少會達到40°C,嚴重時可能會失去知覺,變成中暑。

4、中暑:爲4種症狀中最嚴重的,大多是因爲熱衰竭時未及時發現,中暑分成兩種類型,分別爲傳統型中暑(classic heat stroke)和勞動型中暑(exertional heat stroke),傳統性中暑多指缺乏對於環境氣溫溼度改變的適應力,多發生在老人、小孩、慢性疾病患者,而勞動型中暑的患者則多發生在高溫高熱環境中工作的工作者,例如:國軍、勞工、農夫與運動員。皮膚因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功能失常而無法散熱而呈幹燙潮紅狀態,患者此時會出現意識不清且體溫超過40°C(肛溫40°C、耳溫39.5°C、腋溫39°C),最後造成中樞神經異常,若不盡速處理可能會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甚至死亡,中暑患者的死亡機率約爲3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