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泥獲利能力改善 評等展望由「負向」調整爲「穩定」

中華信評指出,兩家海外子公司Cimpor與OYAK的合併,將有助於臺泥穩定水泥業務的EBITDA產生能力,並降低臺泥對中國市場的仰賴程度;股權融資與經強化的營運資金管理已在去年使借款明顯減少,進而爲2024~2025年更高的資本支出提供支撐,加上EBITDA的成長速度加快,臺泥因此得以在2024~2025年將借款對EBITDA比維持在3倍以下,因此將臺泥的評等展望調升,同時中華信評確認該公司的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爲「twA+」,短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爲「twA-1」。

中華信評認爲,臺泥在將土耳其的OYAK Cimento Fabrikalari Anonim Sirketi與葡萄牙的Cimpor Portugal Holdings SGPS S.A.合併至其財務報表後,將可改善其地理分散性與獲利穩定性,同時降低對於波動較大的中國水泥市場的依賴,並有助於臺泥的水泥業務在未來12~24個月產生更穩定且更強勁的獲利能力。臺泥於2024年3月6日進一步收購了OYAK的控股公司,TCC OYAK Amsterdam Holdings B.V. 20%的股權,使其對該公司的持股比例由40%增至 60%。至此臺泥完全掌控OYAK,不受少數股東限制。

此外,臺泥在同日將對Cimpor的持股比例由先前的40%提升至100%。臺泥亦於同日開始將前述兩家公司合併至其財務報表中。該兩家公司各爲土耳其與葡萄牙最大的水泥製造商,2023 年的市佔率分別約爲15%與53%。2023年兩家公司的合併營收約爲500億元,合併淨利爲112億元。以去年的擬製性合併基礎計算,兩家公司的營收將佔臺泥整體水泥業務營收入約42%,其中部分原因可歸咎於大陸市況疲軟。

儘管如此,中華信評認爲,土耳其較高的國家風險(包括因高通膨與貨幣大幅貶值而產生的經濟不確定性)爲臺泥帶來了部分業務與財務風險。

中華信評認爲,2024~2025年臺泥應可大幅提升其EBITDA,並將借款對EBITDA比維持在略低於3倍的水準。儘管臺泥的資本支出與現金股利配發金額較高,但OYAK與Cimpor業務已納入合併財報計算,且綠能以及電池生產業務的營收持續成長。中華信評一方面在其基本情境中假設,臺泥新的鋰離子電池工廠將於2024年持續提高產能,該公司的電池部門將因此得以於 2025年達到獲利狀態。另一方面,中華信評假設同一期間臺泥的中國水泥業務仍將維持疲弱,且中華信評預期,該公司2025年將維持相同或更高的現金股利配發金額。

臺泥的短期企業信用評等爲「twA-1」。中華信評認爲,臺泥極強健的流動性部位應足以支應其在未來24個月內的資金調度所需;因爲根據中華信評評估,臺泥在截至今年底以前12個月內的流動性來源對流動性用途比約爲2.6倍,明年底前12個月內則爲3.1倍,且該公司的流動性來源應能持續支應其流動性用途所需而有餘,甚至在該公司的EBITDA下滑50%時亦然。

中華信評亦認爲,該公司與銀行間的往來關係穩健,並在臺灣信用市場中的地位相對較高,這點可由臺泥透過銀行以及資本市場獲得低成本資金的能力得到印證。另外,中華信評預期,在臺泥於未來兩年內較高的帳上現金水位與令人滿意的現金流量產生能力支撐下,該公司及其子公司在同一期間的財務比率表現應可符合其財務限制條款的要求,且享有相當充足的緩衝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