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臺大團隊解析「臺灣清冠一號」阻斷新冠病毒靠這招
臺灣師範大學副教授沈林琥(小圖)與臺大組成跨領域團隊解析「臺灣清冠一號」,發現確實可有效阻斷患者疾病進展和抗病毒活性。(臺師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疫情持續,國人在確診時,不少人選擇服用「臺灣清冠一號」來加以治療。臺灣師範大學與臺灣大學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結合生物資訊學、網路藥理學與藥效學,系統性分析「臺灣清冠一號」藥理機制,確定所採用的古老中藥方劑,確實可有效阻斷患者疾病進展和抗病毒活性。
「臺灣清冠一號」的組成成分,主要是根據500年前明代官史張時徹在嘉靖29年刻制,用於治療風寒溼邪或流感悠久歷史的《攝生衆妙方》中之處方爲基礎而設計改良。藥方自2020年4月以來,發現確實能有效治療確診症狀。
臺師大生命科學專業學院副教授沈林琥與研究團隊,解析「臺灣清冠一號」內含的化學物成分、配方藥物基因組作用,與新冠病毒關聯相互作用的434個人體基因與蛋白質。
沈林琥表示,結合傳統醫學的中草藥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與基因組學,來找出新冠病毒與複方中藥作用的分子機轉,能進一步用於比較各種中藥和新冠藥物的療效或安全性,以便更好地進行治療評估。
由於新冠病毒不斷演化,不少確診病患即便康復,還有可能面臨「長新冠」問題。甚至一些人在注射疫苗後,也出現類似「長新冠」症狀。
沈林琥認爲,中草藥複方方劑含有複雜化學成分,具有多途徑、多靶點整合調節作用的藥理特性,因而對於「長新冠」症狀可能有緩解與治療效用。
沈林琥研究團隊根據「臺灣清冠一號」配方的化學成分與新冠病毒,對於人類基因組的影響交互作用及網絡藥理學、藥物效應動力學,以及其生物途徑、基因本體論與疾病病徵,進行全面地解析。
沈林琥發現,由於不同個體的差異,對藥物相互作用和「臺灣清冠一號」在人體內反應的瞭解不足,可能構成成功治療的障礙。藥物基因組學分析可以克服這一困境,可以針對基因或蛋白質與「臺灣清冠一號」內含的化學物質和患者相關疾病,提供相互作用的詳細和個別化資訊。
沈林琥指出,本次研究對「臺灣清冠一號」藥物基因組學分析,有助於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基因與化學物質的交互作用,從而改善藥物的個體化治療,並確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可以從長遠角度爲確診患者的個人化治療提供見解。甚至還可以更好地瞭解「長新冠」患者各種症狀的作用方式,並提供更好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