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處AI浪潮 國民黨籲引入優質人才:否則陷入「智慧殖民」
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DeepSeek異軍突起,國民黨今日表示,AI競爭加劇,臺灣要妥善處理地緣政治壓力與能源困境才能更上層樓。臺灣在面對AI浪潮過程,若仍然因循守舊,無法快速引入跳脫窠臼的優質人才,積極應對AI競爭,恐陷入「智慧殖民」的窘境。圖/取自中國國民黨臉書
中國大陸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DeepSeek異軍突起,國民黨今日表示,AI競爭加劇,臺灣要妥善處理地緣政治壓力與能源困境才能更上層樓。臺灣在面對AI浪潮過程,若仍然因循守舊,無法快速引入跳脫窠臼的優質人才,積極應對AI競爭,恐陷入「智慧殖民」的窘境。
國民黨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在上任第二天,就有了擬投資5000億美元的「Stargate」 AI 基礎建設計劃;前幾天,中國大陸的幻方量化也推出媲美 OpenAI 最先進的語言模型「DeepSeek R1」,震驚全球。
國民黨指出,人工智慧已成全球競爭焦點,臺灣身處地緣政治的中心,面對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競爭,臺灣在晶片及伺服器製造的關鍵地位,讓我們站在風口,但也更須小心應對,慎防懷璧其罪。
國民黨提到,川普近期宣示將針對臺灣晶片產業加徵關稅,在R1模型發佈之後,也盛傳美國政府開始要調查臺積電的晶片流向。在此要呼籲,臺積電是臺灣競爭力的重要基石,面對美國的種種壓力,我國的經濟部及外交部,應該與臺積電站在一起,妥爲向美方溝通,切勿讓臺積電的權益受到傷害。
國民黨提醒,世界各國已將 AI 算力視爲國力象徵,但沒有充足且穩定的能源供應,建置算力只是空談。過去幾年執政黨不斷虛耗在意識形態,堅持錯誤的能源政策,對核電在AI時代的重要性視若無睹。缺電讓有意投資算力中心的產業綁手綁腳,早已是衆所周知的事實。
國民黨表示,近年AI競爭的過程,給予世界最大的啓示仍是人才的引入,臺灣在面對AI浪潮過程,如果仍然因循守舊,無法快速引入跳脫窠臼的優質人才,積極應對AI競爭,恐陷入「智慧殖民」的窘境,這是不願意見到的狀況。
國民黨總結,面對全球AI競賽的關鍵時刻,臺灣必須以更宏觀的戰略眼光,重新思考能源政策與產業佈局。不能再讓意識形態凌駕專業判斷,而是要務實面對能源轉型的挑戰。唯有確保穩定的電力供應,加上審慎的國際戰略定位,才能讓臺灣在美中AI競爭中站穩腳步,持續發揮關鍵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