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世界盃之路從大洋洲開始
《臺灣足球60年》 (李弘斌提供)
港腳時代中止,背後除了有政治因素,臺灣足壇也有男兒當自強的聲浪,畢竟一味依賴港腳,短期內固然可以保持國際賽成績,長遠來看卻也阻礙了本土足球的發展,必須做出抉擇。
我國首次以純本土陣容角逐的國際大賽(含資格賽),則是1972慕尼黑奧運的男足資格賽,除了前一年朴正熙杯的班底,還選入趙振桂、黃憲信等6位新國腳。結果中華隊在該屆亞洲區資格賽第1組以4戰盡墨、進1球失19球墊底作收,不過對上日本之役,雖讓名將釜本邦茂(日本國家隊進球紀錄保持人)上演「帽子戲法」,新科國腳趙振桂卻也攻入1球,成爲臺灣土腳在奧運資格賽進球的第一人。
1974年,中華民國在亞足聯的會籍被中共取代,中華足協隔年9月轉而向大洋洲足聯申請入會,並於1976年2月正式獲得承認,並以大洋洲會員的身分參加了1978世界盃亞大區資格賽。
該屆資格賽中華隊與澳、紐分在第5小組,由羅北執掌兵符,先於斐濟和澳洲進行兩場較量,再到奧克蘭與紐西蘭踢兩場。羅智聰回憶,在斐濟對澳洲的第2戰,中華隊用持球對抗澳洲的長傳急攻,打得不差,還靠右翼黃憲信攻入我國在世界盃資格賽的歷史性首球。
「不過澳洲非常兇悍,角球攻防時,對手直接往周聰富的臉打下去!」羅智聰表示,對上有身高優勢的澳、紐真的難踢,對澳洲次役仍以1比2惜敗,最終4戰盡墨,只進1球卻失了17球。
1980莫斯科奧運資格賽,我國又因爲名稱問題放棄參賽。兩岸角力多年的會籍爭議,直到1981年3月簽訂「洛桑協議」才塵埃落定,我國藉「奧會模式」保障了參加國際賽的資格,會籍卻得改爲「中華臺北」。對於當年角逐1982世界盃資格賽的國腳和教練們而言,都爲無法穿着胸前有國旗的球衣而落寞。
「去大洋洲很辛苦,當時在紐西蘭比賽,要我們把國旗徽拔下來,改縫奧會LOGO。」羅智聰說。再次領軍出征世足資格賽的羅北也坦承不喜歡「中華臺北」之名,「可是不行啊,不改就不給參加。不過在我心裡,我始終是代表中華民國的。」
或許正是這種悲壯的氛圍,讓中華隊踢出在歷屆世足資格賽的最佳成績,雖然戰績1勝3和4負僅獲小組第4、無緣晉級,但8戰僅失8球,也攻入了5顆進球。其中包括靠杜登干與羅智聰的進球,以2比0擊敗印尼,杜登幹對澳洲更是梅開二度,讓中華隊僅以2比3小負,張國基對斐濟也貢獻1球。
然而再到下一屆的世足資格賽,在1974年因政治因素被擠出亞足聯的以色列,也到大洋洲區來湊熱鬧,中華隊更難競爭,面對澳、紐、以的6場資格賽共丟36球,整屆僅由陳信安對紐西蘭攻入1球。
臺灣因爲兩岸的會籍問題而避走大洋洲足聯,然而前後待了約15年時間,對我足球發展實無助益。羅智聰無奈的說:「去大洋洲比賽,我們對上其他小國家還可以,但澳、紐有身高打長傳急攻,就不好踢,對手還有同樣面臨國際因素的以色列。」
就成績面,遭遇體型、力量有壓倒性優勢的澳、紐,我國毫無勝算,遑論還來了實力不俗的以色列;就內容而言,打力量型的澳、紐對中華隊幫助不大,而當時大洋洲的國家隊並不多,且因距離太遠參賽不易,中華隊難覓合適的國際賽對手,實力也停滯不前。
1989年5月,我國向國際足總申請重返亞足聯,同年7月獲得執委會同意,得以在相隔15年後重回亞足聯懷抱,卻已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