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年終的取暖討拍外交
(圖/本報系資料照)
筆者曾發表過,臺灣政府在被排除於國際論壇或其他國際間會議的情況下,便開始自組場外取暖大會。我們可以從最近的新聞發現,臺灣政府似乎很喜歡進行這種向國際社會討拍的路數。
例如中國官媒大力批評反對溫哥華和高雄建立「友誼城市(Friendship City)」國際間對於這些市與市的關係是有正式定義的,但我時常看到有人會將兩者混爲一談。顧名思義,姊妹通常比朋友來得更親密、更正式。也就是說「姊妹市(a sister city)」相較於「友誼城市」而言是更官方、更緊密的關係。
在臺灣許多市府網站上可以看到他們所締結姊妹市與友誼城市的列表:臺北列出了將近50個城市、臺中近40、高雄近30。相較之下,比臺灣城市規模大上好幾倍的東京市政府在其網站上卻只列出了12個相關城市。
城市間定期交流固然是件美事,例如在疫情期間,交換防疫政策等資訊進而推動當地的防疫措施。但在臺灣通常我們看到市府官員「出國考察」之後、公開發表與當地官員微笑握手的照片之外,很少看到他們對於該地市政政策做出什麼仿效或檢討的發表。以陳菊在高雄市長任期的最後幾天爲例,她在2018年3月以考察都市建設與綠建築爲名,率團訪問美國紐約市、費城和華府,這3個城市不但非高雄市政府網站上所列出的姊妹、友誼城市,她回國後沒幾天,更是接任了總統府秘書長一職離開了高雄。
另一個臺灣特有的外交現象,則是在被國際會議排除的情況下,臺灣時常在國際會議會場旁自己另外進行小型的邊角會議,也就是俗稱的場邊外交。最近臺灣被排除在羅馬所舉辦的G20會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外交部長吳釗燮的訪歐行程中,不知爲何他原本獲邀參加在羅馬舉辦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行程臨時取消。同個時間點他轉而出席公開講演、會見了幾個國家的議員,並且在歐盟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低調會晤了歐盟官員。
而最近剛在格拉斯哥舉辦的「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也是另一個臺灣進行場邊外交的例子。與年度世界衛生大會相仿,臺灣政府在場邊安排了單獨的會面場所,以便於與其他國家的代表團接觸交流。在場播放的蔡英文總統錄製的致詞影片中,她提到了臺灣優秀的氣候變化因應政策。很遺憾這次我們沒能見到臺灣與英國一起合作促成臺灣部長親自出訪的機會,臺灣環保署長張子敬未能親自出席COP26的臺灣日活動。
上週的臺日交流峰會,也可以算是臺灣向日本取暖討拍成功。雖然會上發表了「神戶宣言」,呼籲支持臺灣參與更多國際間多邊組織,但與會者多來自地方政府,而非日本中央政府或國會。對於臺灣的國際地位究竟能達成什麼新的進展也令人質疑。
在拜登總統和習近平主席舉行虛擬峰會的幾天前,臺灣則祭出一個安慰獎:美國國會議員訪問臺北。他們短短兩晚的訪問期間極少有公開的行程,很難想像如此低調的安排對於提高臺灣在國際的能見度以及國際參與度能起什麼作用。而同時間由一些美國國會議員所提出的《臺灣嚇阻法》草案,意圖增進臺美軍事交流、並提供臺灣適度軍事融資協助,也可以說是對於臺灣國防與外交的給糖吃行爲。
臺灣這樣定期進行場邊取暖的方式來呼求國際社會同情的外交方式已漸漸成爲常態。然而打悲情牌真的對於建立臺灣的國際地位有幫助嗎?筆者認爲臺灣需要向國際社會展現自己對於經濟與國家安全的決心、跳脫悲情的角色,才能獲得更令人尊敬與欽佩的地位。希望有朝一日臺灣人能挺直腰桿、有骨氣地對臺灣抱持着憐憫與同情的他國說:「Thank you, but no thank you.(謝謝你的同情,但我們不需要。)」(作者爲美國共和黨海外部亞太區前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