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無塑時代 只能在藝術中追憶?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次談判月初閉幕,由於石油及塑膠生產國的拖延與干擾,無法在年底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所幸環保署承諾,我國減塑、限塑立場不變,且會加入更多管制品項。

曾有調查顯示,臺灣人每人每年要用掉七百八十個塑膠袋,幾乎是歐盟國家民衆的四倍。另據統計,臺灣去年共使用一百億個購物用塑膠袋,其中半數用於傳統市場、早餐店及夜市。塑膠袋屬於軟塑膠,目前難以進入回收系統,更凸顯臺灣塑膠袋濫用的嚴重。

這讓我想起中學時在圖書館,旁座一位閱報的老先生瞄到文法書上的造句範例「塑膠是現代生活的必要之惡」,若有所思地對我說:「我在五十歲以前,從來沒用過塑膠製品,日子好像也一樣在過。」

當時年紀尚輕,對於老先生的話沒有多少感觸。長大後才慢慢知道,塑膠是在二戰後纔開始普及,一九五○年代以前大部分的臺灣人確實不太有機會使用塑膠製品。

這也是爲什麼一九五○年代以前臺灣的繪畫、攝影作品或紀錄片中,基本上看不到人們提着今日已氾濫成災的塑膠袋,而是使用竹籃、竹簍或布包袱,甚至一片荷葉或一根稻草。例如前輩畫家李石樵一九四五年的作品《市場口》,容貌清秀的青衣女子拎着草繩捆系的一把青菜;畫家李梅樹一九三七年的畫作《戲弄火雞的小孩》與一九四二年的《麗日》,畫中氣質溫婉的淑女們手挽竹籃,令人想起以電影《春光乍現》知名的女星珍柏金與她心愛的五英鎊竹桶包;甚至晚至一九五八年攝影家黃金樹的作品《買魚歸》,仍捕捉到老人以竹竿肩挑一尾大魚返家的情景。

如果說上述作品忠實記錄了臺灣曾經的無塑時代,黃金樹一九五五年《帶藥膳鰻魚的老人》則留下臺灣邁入塑膠年代的時代印記。這張照片是一位穿舊式黑色衫褲背對鏡頭的老者,反手拎着一個盛裝鰻魚的透明塑膠袋。黑色背影隱去不必要的細節,讓塑膠袋凸顯爲視覺焦點。照片拍攝的年代,距離臺灣一九五四年在美國扶持下,成立「福懋塑膠有限公司」(今臺塑)僅一年,當時的臺灣因緣際會走在塑膠時代浪潮的前端,並迅速發展爲塑膠大國。

一九五○年代的臺灣社會,一開始對塑膠製品相當陌生,塑膠一度因接受度不高造成滯銷。當時廠商還得刊登廣告宣傳塑膠製的瓶罐、水管、球鞋、雨衣等,比帆布、玻璃或金屬製品更便宜、衛生、耐用,甚至更時髦。例如廣告常用「包裝界的大革命」、「劃時代的鉅獻」這類用語吸引消費者,甚至方糖改用塑膠包裝都能成爲引人注目的新聞報導,令人感受到一個嶄新時代已然來臨。身爲媒體記者的黃金樹,正是在那樣的時代氛圍中,以其新聞敏感度捕捉到透明塑膠袋中的鰻魚身影,見證新舊時代更迭的瞬間。

減塑已是維護地球與人類生存必須踐行的行動,或許我們難以想像如何過上減塑生活;然而,我們的祖父母或父母輩也曾經度過「前塑膠時代」。衷心希望前輩藝術家們作品中的世界,不會是臺灣最後的無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