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漢族中的少數派——“福州伯”,在臺灣是怎樣的存在?
今天福建省福州市下屬的平潭縣,地處中國第六大島平潭島,這裡以漂亮的海洋風景而聞名,是著名旅遊勝地,此外它在大陸還有一個特殊點——這裡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平潭最近的猴研島距離臺灣僅僅68海里。
臺灣與福建的淵源自然不用說,今天的臺灣人七成以上祖籍都在福建,但是稍微熟悉臺灣人文的人都知道,這些移民主要是來自閩南地區而並不是距離更近的閩東福州,明清屬於閩南泉州和漳州兩個府,今天一般叫“泉漳廈”,也正是因此,臺灣最強勢的方言是閩南話。
閩南地區原本就離中土比較遠,福建又多山,地理隔絕相對嚴重,所以地域性文化保存地比較好,這一點在臺灣更是得到傳承。但是,大家可能忽視了一個問題:福建可不止是閩南。還有很多地區,其中福州也是一個極爲重要的文化區域。
雖然今天由於臺灣和廈門的知名度,導致閩南文化強勢,福州知名度相對還較低,但福州的地域文化也是相當燦爛,而且福州人的鄉土文化認同也一點都不弱,即使後續行政有變遷,但“福州十邑”的認同也相當深厚。福州自古是福建的政治中心,八閩首府,1684年康熙建臺灣府到清末臺灣建省以來,臺灣府一直隸屬於福建省,而福州則是省府,也就是福州事實上是臺灣的政治中心200多年,但是,爲何臺灣的福州文化比較弱勢呢?遷徙臺灣的人,有沒有福州人?
福州十邑
這個問題關注的人確實相對不多,傳統對於臺灣地區漢族分類一般分三類:福佬人(明清時期從泉州、漳州兩府移民臺灣的移民後裔,目前7成以上),客家人(明清時期主要從廣東嘉應州,及少數從贛南閩西客家地區,移民到臺灣的移民後裔,也包括後來被客家化的潮汕人,約14%),外省人(即解放戰爭後期隨國民黨遷臺人員,約12%)。
這個分類相對比較準,但實際也比較粗糙,早期遷臺的漢族居民中,除了閩南系,和客家系,以及潮汕系(後文化認同消失,大部分融入客家,少部分融入閩南)外,也有少量其他地區居民,如浙南等地,這些地方的人因爲人數少所以被同化,但是這裡必須說一個特殊羣體:福州裔臺灣人。
相對來說,福州裔移民移居臺灣的確實不多,這個根本原因也好理解:福州是福建政治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福州人自然不似漳泉地區的人,要去臺灣重新開墾田地,移民自然不多,歷史上福州人向外移民一般是闖蕩經商,去的多是相對繁華的地方。但是,畢竟福州是省府,距離臺灣也近,所以相對於浙江,江蘇等別處移民,福州人相對還是多一點,根據1926年統計,明清移民中福州裔大概是佔0.7%。
那這羣人是什麼人?這點從現在的臺灣一些諺語能看出來,比如:福州伯過臺灣,身背“三把刀”,這裡福州“三把刀”指的是剃頭刀、剪刀、菜刀。也就是說,這些人主要是“手藝人”。歷史上,福州移民在臺灣主要從事手工藝、商業,子孫世代相傳,所以在清代民國較長時間內,臺灣的漆器、神像、神具、鐘錶的製造,以及刺繡業等,多爲福州人所營,臺灣的福州人手藝在臺灣聞名。
這種情況的背景是:早期移民臺灣的閩粵移民,多爲困苦的農民,工藝等技術水平都不高,所以需要補充技術人才,這種情況省府福州當然當仁不讓,早期臺灣建造寺廟、豪宅,都要到大陸請“唐山(臺灣人對大陸稱呼)師傅”,這裡的“唐山師傅”,大部分都是福州人。
此外,福州人在臺灣還佔據一個重要職業:官府的師爺和幕僚。由於本省迴避制度,福建人是不能在臺灣府當官的,但是外地人當官需要熟悉情況的幕僚,而文教水平最高的福州府有大量這種人才,於是他們當幕僚很普遍,除了幕僚外,臺灣諸多學府中的儒學教師,也多爲福州人。
至於闖蕩全球各地的福州商人,自然不會錯過本省的臺灣府。
可以看出來,福州人羣體,通常都是各方面素質較高的人才,通常他們也不住在村莊,而是住在發達的城市,也正是因此臺灣對於福州人的稱呼有一種尊稱:福州“伯”,即手工藝很精巧的師傅。實際上第一部關於臺灣風土人情介紹的作品《東番記》,就是福州人陳第在1603年寫成的。
根據1926年的統計,祖籍福州地區的臺灣人,有着兩萬兩千四百人,相對閩南和客家人肯定少,但也算是一個較大的羣體了。但是福州人較少,散居城市,加上基本不開墾土地,沒形成鄉土文化,清代臺灣的福州人已幾乎被閩南人同化,原有的福州話已經幾乎消失。但是臨水夫人廟等福州地方仰,目前在臺灣仍然存在。
但是1945年之後,福州人又多了起來,當然,這是因爲臺灣光復後,接收過程中大批福州人再次遷臺的緣故,這些人現在已經被劃爲“外省人”羣體中,今天祖籍福州的臺灣人,約有80萬。
作者:雲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