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扎心:單身也是罪,45天沒對象就變禽獸
我們經常用“單身狗”這個詞調侃單身人士。
先把狗的感受放一邊。
有沒有一種可能:如果一個人被長時間稱爲“單身狗”,久而久之,他真的會像狗一樣孤獨生活,甚至變成一隻狗嗎?
今天,柴叔要給大家介紹一部非常特別的電影,它讓人看到“單身久了真的可能會變成動物”——《龍蝦》
提到“龍蝦”,除了它在餐桌上的美味,大多數人可能還會想起美劇《老友記》中的經典臺詞。
劇中,菲比曾提到龍蝦是一種忠貞的動物,一旦找到了伴侶,便會相伴一生。
這個浪漫的說法讓龍蝦成爲了愛情的象徵。
儘管電影有着讓人聯想浪漫愛情的名字,但它講述的故事遠不止一段簡單的愛情。
影片的設定是:在一個反烏托邦的未來社會裡,單身人士被視爲社會中的邊緣羣體,他們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內找到伴侶,否則將面臨被變成動物的命運。
影片開場的鏡頭便充滿了詭異的氛圍。
一個女人駕駛着汽車,突然停在路邊,毫無預兆地走向不遠處正在悠閒吃草的兩頭驢子。
她掏出槍,冷酷地射殺了其中一隻,然後平靜地返回車中,繼續上路,彷彿什麼也沒有發生。
緊接着,影片正式展開。
男主角是一位中年男子,戴黑框眼鏡,他剛剛經歷了婚姻破裂,坐在沙發上悲傷地流淚。
他問妻子的問題並不是關於他們的感情爲何破裂,而是問她的情人是戴框架眼鏡還是隱形眼鏡。
這個細節就展現了影片對愛情與伴侶關係的荒誕性思考。
妻子告訴他,該離開了,他便帶着他的寵物狗,乘坐一輛專車前往了一家神秘的酒店。
這個酒店並不是普通的度假勝地,而是專門收容單身人士的地方。
在這裡,單身的人有45天的時間找到一個伴侶,否則將會被變成一種動物——這不是威脅,而是現實。
影片的設定極具想象力:在這個世界裡,單身的人如果無法在限定的時間內找到伴侶,就必須選擇自己想變成的動物。
主角的寵物狗實際上就是他的哥哥。
“單身久了會變成狗”,成了現實。
而男主角也很快面臨着同樣的命運。
他必須在45天內找到一位合適的伴侶,否則他將被變成龍蝦——他自己主動選擇了這一動物,因爲他覺得龍蝦長壽、擁有藍色的貴族血液,並且可以終生生育。
他的這一選擇甚至得到了酒店管理人員的稱讚,畢竟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貓或狗,而龍蝦顯然要更加稀有和獨特。
在酒店中,所有單身人士都被要求穿着統一的服裝,過着嚴格的集體生活,幾乎沒有個人自由。
他們必須按時吃飯、按時作息,並被迫參與一些奇特的活動。
新入住者的第一天,甚至會被手銬銬住一隻手,這是爲了讓他們感受到單身的不便與痛苦。
更爲誇張的是,酒店的工作人員還會幫助單身者“克服生理需求”,但絕對禁止自我滿足。
一旦被發現,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比如用麪包機烤手。
每天的訓練中,酒店還通過一些滑稽的演示,強調單身生活的各種“危險”和“伴侶的必要性”。
比如,他們會用一出小品展示:一個單身者在進食時因爲無人照顧而被噎住;而有伴侶的人則可以及時獲救。
這種極端的宣傳使得影片的黑色幽默感更爲濃厚。
在這個世界中,尋找伴侶的過程並不是基於“心靈相通”或“情感共鳴”。
相反,兩個人必須擁有相同的特質才能被視爲合適的伴侶。
這個共同點可以是生理上的,比如兩個人都近視,或者兩個人都跛腳。
也可以是興趣相投,比如都喜歡數學或者樂器。
影片通過這種設定,打破了我們對於愛情的傳統認知。
男主角之所以問妻子她的情人是戴框鏡還是隱形眼鏡,就是因爲他和妻子當初正是因爲兩人都近視而結爲伴侶。
在這個世界裡,沒有共同點的兩個人是無法被視爲“合法情侶”的。
當然,也有人通過僞裝來找到伴侶。
例如,片中有一個男士爲了和一個時常流鼻血的女孩配對成功,他每天故意讓自己的鼻子受傷,以此來僞裝自己也有同樣的症狀。
然而,男主角卻並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
他的時間逐漸減少,最後只能鋌而走險,選擇了一個冷漠無情的女人。
因爲他覺得,假裝沒有感情要比假裝有感情容易得多。
於是,兩人以這種“冷漠配對”的方式成功結合,成爲伴侶。
但好景不長,冷漠女爲了考驗他,假裝噎住不動彈,而男主角則冷漠地坐在那裡,沒有任何情感反應。
他通過了這一考驗,但隨後,冷漠女殘忍地殺死了男主角的寵物狗(也就是他的哥哥)。
面對這一事件,男主角終於無法再維持他的冷漠假象,他的情緒崩潰了。
冷漠女發現了他的情感波動,決定告發他。
無奈之下,男主角逃離了酒店,進入了森林。
在酒店之外的森林裡,生活着一羣“孤遊者”。
他們都是從酒店逃出來的單身人士,並在這裡建立了一個與酒店規則截然相反的社會。
在這裡,絕對禁止戀愛與情感關係。
即便是輕微的調情行爲,都會受到殘酷的懲罰。
然而,諷刺的是,男主角在這片森林裡遇到了一個與他有共同點的女人——兩人都是近視眼。
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產生了愛情的火花。
在孤遊者的社會裡,戀愛是被明令禁止的,但男主角和他的伴侶偷偷發展起了他們的關係。
最終,他們的秘密被森林中的領袖發現,領袖決定用極端的手段阻止他們在一起。
她設計將女主角帶到城裡的眼科醫院,以治好近視爲名,殘忍地弄瞎了她的雙眼。
這一舉動徹底打破了他們的共同點,男主角陷入了深深的絕望。
這樣奇詭的設定下,影片當然不會迎來大團圓結局。
男主角帶着失明的女主角來到了一家餐廳,他拿起了一把餐刀,走進洗手間,準備刺自己雙眼。
他之所以做出這個極端決定,是爲了重新與失明的女主角擁有共同點。
影片在這個關鍵時刻戛然而止,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留下了觀衆無盡的思考——
男主角真的會戳瞎自己的雙眼嗎?
如果他這樣做了,他們的愛情又是否會因此得到拯救?
電影通過荒誕的設定和極端的情節,揭示了我們社會中對婚姻、伴侶關係和單身人士的種種偏見與壓力。
影片構建的烏托邦世界,殘酷而冰冷,只有擁有伴侶的人,才被視爲“有價值的人。
這種設定讓人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社會現象,比如剩女、逼婚、對於繁殖下一代的壓力等。
影片通過誇張的方式,諷刺了社會對婚姻與家庭的某些固有觀念。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被簡化爲一種“匹配遊戲”,必須找到一個相同點才能成爲伴侶。
這種對愛情的機械化理解,無疑是對現代社會中某些婚姻觀念的嘲諷。
高升的離婚率之下,不免讓我們思考現代人際關係。
當然,影片也沒放過“孩子”這一“情感潤滑劑”。
每當情侶因爲虛假的感情關係面臨危機時,酒店管理員都會說一句:“如果你們之間出現了矛盾,我們會給你們分配一個孩子,孩子能解決很多夫妻問題。”
這句話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一個現象:很多家庭爲了孩子而維持婚姻關係。
在出生率低、育兒難、養魚成本高的現實下,這樣解決問題的辦法,簡直貽笑大方。
想想最近火遍全網的“相親角獵豔”新聞,更覺得影片嘲諷力拉滿。
婚姻和愛情,從來不是一件通過理性匹配可以解決的問題。
尤其是在碎片化時代,人類的情感比任何規則都更加複雜。
我們或許能夠預設種種前置條件找到有“表面共同點”的伴侶,但對於幸福的拷問,終究無法作答。
圖|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