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捷綠線將通車 市府先修人行道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人行道狹窄,電箱、電線杆障礙物多,桃園市府在捷運綠線通車前,將施工改善。圖/議員錢龍提供

桃園捷運綠線第一階段預計明年通車,但蘆竹區高架站體周邊的人行道現況不佳,地方抱怨路燈杆、電箱妨礙通行,排水也不良。桃市府昨宣佈斥資1.3億元,優先改善蘆竹中正北路及南崁路二段人行道,總長度達7000公尺,目標在明年6月捷運通車前完工。

桃捷綠線第一階段通車路段爲北段7站,從G11站(藝文特區站)到G15b站(坑口站),以高架路段爲主;捷運建設施工如火如荼,但周邊人行設施卻未到位。

蘆竹區長興里長呂裡粲說,人行道上的路燈和電箱,都沒有移到高架橋底下,對行人很不友善,道路和人行道的接縫處凹凸不平,易積水。

桃園捷運綠線第一階段預計明年通車,市府昨天宣佈斥資1.3億元,優先改善蘆竹中正北路及南崁路二段人行道。記者朱冠諭/攝影

市長張善政昨到蘆竹區中正北路視察周邊人本環境改善情形,捷工局說明,從中正橋302巷至南工路與無形街路口的中正北路段,及南崁路二段從402巷至八德路口的水尾站周邊,將進行改善。

人行空間改善工程獲中央覈定1.06億元補助,市府自籌款2400萬,總計劃經費約1.3億元。

捷工局長劉慶豐說,綠線通車在即,市區人行空間面臨轉型挑戰,將全面優化人行道鋪面、增設無障礙斜坡道、調整庇護島及行穿線配置等,因應通勤需求,將增設自行車專用道。

工程團隊利用擴寬後的中央分隔島空間,遷移人行道上的電力、電信等管線箱體,並改善候車空間,避免民衆等公車時曝曬在太陽底下,營造行人與大衆運輸友善空間。

議員錢龍說,市府除了將箱體移至中央分隔島及軌道下方,也要重做排水設施,一併解決排水問題;除了中正北路段,南崁路與臺四線的人行空間路況更差,也亟需改善。

張善政說,捷運通車後勢必吸引人潮,要提前改善行人空間,已將擴增中央分隔島,並以藝術貼圖或廣告等方式美化立柱,將持續向中央爭取經費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