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缺電問題很low!童子賢:現代國家更要關注「電力是否排碳」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以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身分,出席碳權交易元年高峰論壇。(圖/記者楊絡懸攝)

記者楊絡懸/臺北報導

針對民調指臺灣民衆對於電力供給信心度欠佳,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8日表示,討論「老百姓擔心缺電」是很low level(低層次)的問題,應該要聚焦電怎麼來、電力如何不排碳等「高層次議題」,纔是現代化國家的討論方向。

童子賢以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身分,出席《鏡週刊》舉辦的碳權交易元年高峰論壇。會後他接受記者採訪表示,臺灣經濟發展不錯,尤其高階晶片及未來AI、電動車領域都將帶給臺灣產業蓬勃發展的機會,這些應用都代表着現代化國家進步象徵,當然也比較耗電。

「就好像火車如果還在燒煤就是相對落後,因此現在利用電去驅動高鐵、捷運,纔是現代化的象徵。」童子賢提到,重點來了,當大家都有強烈的電力需求時,電力要來自不排碳的發電,或掌握生產不排碳的能源來做碳權交易,就可以活絡乾淨能源的使用。

對於「老百姓擔心缺電」的討論,童子賢認爲,這是很low level的問題,意味着整個社會及政策一直在原地打轉討論缺電不缺電,其實不太像現代化國家,反而比較像在吵「國民所得只有3,000元還是5,000元」還在掙扎經濟發展的國家。

童子賢強調,臺灣應該要儘快拿定主意,將政策把握好,擺脫那種「缺電不缺電」的問題,而是直接進展到比較高階層次的問題,「比方說,你的電哪裡來?電力來源是排碳或不排碳?一度電多少錢?」這些議題才更應該關注。

他也以新加坡爲例,新加坡地小,沒有太多地方可以發展太陽能,所以新加坡每度電是6.4元;如果臺灣每度電也是6.4元,那全國2,300萬人要多付出多少,內心就要有打算。臺灣要讓產業持續發展,就要掌握延續這優勢的基本條件,其中電力就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條件,電力來源要高品質、不排碳,價格又要實惠。

因此,童子賢呼籲,其實要「核綠共存」,重新架構電網,讓煤炭、天然氣逐步退場,既可以減少排碳,讓成本合理化,又可維持高品質穩定供電,這些投資絕對划得來;此外,他也認爲人才是重要關鍵,尤其打壓某個領域多年,人才都會跑光,「等到未來有一年,想起來要用的時候,沒有人才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