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市「靜桃專案」科技執法告發率僅1% 成效遭質疑
桃園市啓動「靜桃專案」取締噪音改裝車,但聲音照相科技執法告發率僅1%,成效遭質疑。圖/桃園市環保局提供
桃園市去年啓動「靜桃專案」取締噪音改裝車,相較環警監聯合稽查告發率超過50%,聲音照相科技執法告發率僅1%,環保局設置的13組AI改裝排氣管偵測設備,辨識準確率也僅7成,成效遭質疑。環保局迴應,聲音照相易受環境條件限制,市府已優化現有12套設備,今年將再增加15套,AI偵測設備也會持續調整,提升準確率。
桃園自去年6月啓動靜桃計劃,由環保局、警察局、經發局及交通監理單位聯合執法,針對全市車輛噪音陳情熱點路段區域盤查。市府統計,至今年3月底,環警監聯合稽查共攔檢3369件,告發1863件,告發率達55.3%。但科技執法去年拍照6萬件,僅600件告發,引發多位民代質疑。
環保局今到議會工作報告,議員錢龍、謝美英表示,桃園市汽機車改管問題嚴重,三天兩頭擾人清夢,就算設置移動式科技執法還是抓不到,機器顯然不夠精準,導致執法成效不彰,環保局未來添購設備時,應更要求精準度。
議員張曉昀也指,環保局設置13組AI改裝排氣管偵測設備,只要辨識出車主使用未經認證的排氣管,即可開罰3000元至3萬元,但目前辨識準確率僅7成,應努力提升目標。
議員陳美梅、葉明月說,近期噪音車似又有死灰復燃之勢,目前移動式聲音照相科技執法在前方300公尺設有告示牌,但飆車族預知地點就轉移陣地,檢測效果打折,且相關罰則太輕,民衆根本不痛不癢。
環保局長陳世偉迴應,科技執法告發率低,主因是聲音照相科技執法有一定規範,包括前100至300公尺一定要設置告示牌,也易受環境條件限制,如下雨天、地面潮溼、風速超過每秒5公尺以上、車輛太多等,都會干擾判定。
陳世偉說,環保局去年已優化現有12套科技執法設備,今年將再增加15套,市府也向環境部再爭取50套設備,未來將在陳情熱點路段優先執法,並不定期、不定時調整點位;AI偵測設備則由環境部開發,目前以桃園市執行效率最高,市府會與中央持續交換意見,盼將設備準確率提升到8至9成。
桃園市啓動「靜桃專案」取締噪音改裝車,但聲音照相科技執法告發率僅1%,成效遭質疑。圖/桃園市環保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