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調查 近千萬國人每週都痛
國人疼痛調查 製表/元氣中心
最新國人「疼痛認知行爲調查」出爐,結果顯示,在十八歲以上成年人中,五成每週承受疼痛之苦,前三名分別爲肌肉痠痛、頭痛、關節疼痛,人數接近千萬。但九成疼痛民衆卻選擇忍痛,並未積極就醫、服用藥物,長期下來恐造成大腦受損。臺北市藥師公會呼籲「把握黃金一小時」,儘速用藥,才能緩解疼痛。
該項調查系由臺北市藥師公會、新北市藥師公會委託市調公司執行網路調查、電話訪問,六月廿五日至七月六日提供線上問卷,至於考量年長者不善於操作網路,另安排電話訪問,最終有效樣本爲一○九九份。
調查發現,五成受訪者每週均受疼痛之苦,依內政部戶政司一一一年二月戶口統計資料推估,約近千萬人飽受疼痛折磨,最常見的疼痛爲肌肉痠痛,其次爲頭痛、關節疼痛。
儘管疼痛族羣接近一千萬人,但實際就醫用藥比率卻非常低,該調查發現,九成八受訪者面對疼痛時,選擇「忍耐」,認爲只要忍耐一下,疼痛就會過去,擔心服用止痛藥,可能傷身。
對於國人習慣忍痛,彰化基督教醫院跨領域疼痛控制中心主任謝宜哲表示,疼痛爲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如果出現高強度、頻繁發作的疼痛症狀,就應尋求專科醫師協助,找出原因,做好疼痛管理控制,以免突然性劇痛讓血壓飆升,引發致命的心血管疾病。
臺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尹岱智指出,痛覺神經如長期受到刺激,觸發體內發炎反應,恐致大腦受損。再者,未能及時緩解疼痛,可能提高身體對於疼痛的敏感度,甚至導致疼痛部位擴散與轉移,愈來愈無法忍痛,可能一點小刺激都會引發極度的疼痛反應。
「壓力大、工時長,久坐久站是引發疼痛的原因之一。」臺北市藥師公會發言人王明媛說,久坐辦公室,眼睛盯着電腦,如果長時間姿勢不良,聳肩、駝背、翹腳,將導致肌肉緊繃、傷害脊椎,引發各種疼痛,如果置之不理,會演變成慢性疼痛。建議在疼痛發作的一小時內,用藥減緩不適,只要依照仿單指示,安全無虞。
謝宜哲建議,出現輕微疼痛時,先至社區藥局購買止痛藥,但需遵照藥師指示、藥品說明書,如果症狀改善,就可將此藥當成居家常備藥。如果疼痛劇烈,務必就醫,請專科醫師研判痛的原因,對症下藥,緩解疼痛,降低「久病厭世」自殺機率。
亞東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陳志道表示,如果疼痛影響到身心狀況,就應考慮就醫,透過家庭醫師制度,長期追蹤治療,配合醫師評估與用藥,擬定疼痛改善計劃,不必再爲痛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