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曾掛過12個人的畫像,毛主席不是第一個,最後一個是外國人
天安門曾懸掛過12個人的畫像,毛主席只是其中一個,甚至裡面還有一個外國人。
這12個人一個比一個厲害,最早的在1912年就把畫像掛了上去,有的人是自己掛上去的,有的只掛了短短几個月時間,要說最奇怪的,還是那個外國人的畫像。
一個外國人的畫像,爲何會掛在我國天安門上?這12幅畫像又分別是誰?
點個關注,一起揭秘天安門畫像的真面目。
一 第一幅掛像
天安門城樓上掛得最久的畫像只有一幅,那就是毛主席,但奇怪的是,毛主席的畫像並不是最早掛上天安門的。
說到最早的一幅掛像,他就是袁世凱。
好端端的袁世凱,爲什麼會在天安門上掛上自己的畫像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爲了震懾全國,彰顯自己的權力和地位。
1912年,溥儀退位,取而代之的大總統就是袁世凱,說是大總統,其實袁世凱更偏向於復辟帝制。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凱剛上任不久,便讓人給自己畫了一幅像,隨後便掛在了天安門城樓上。
有了這幅畫,袁世凱更加爲所欲爲,到了1915年,袁世凱甚至準備登基稱帝,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心心念唸的皇帝只當了83年,短短几個月後,袁世凱便病逝。
但這並不意味着袁世凱的畫像被取了下來,這第一幅掛像,足足掛了15年時間,直到1928年才被取下來。
從1913年到1928年,天安門城樓其實也不止掛過袁世凱一個人的畫像,第二個人就是孫中山。
孫中山的畫像夾雜在袁世凱之中,1925年掛上去,1926年就被撤了下來。
回到1924年,孫中山被邀請回北京,共同商議共和,那時候的北京是兵家必爭之地,許多軍閥虎視眈眈,孫中山等人又急着解放全國。
孫中山抵達北京協商,這是全國人民都希望看到的事,一旦協議成功,中國就將以不流血的方式統一,爲了歡迎孫中山,天安門城樓掛上了一幅新的畫像,他就是孫中山的掛像。
只不過孫中山來到北京後沒多久,身體就出現了不適,隨後便轉入醫院,1925年3月,孫中山病逝,他的掛像沒有立馬被取下,而是保留到了1926年。
也就是說,孫中山的掛像在天安門上留存了短短几個月的時間。
在孫中山之後,掛像又進行了一次更新,第三位登場的人就是蔣介石。
1945年日本投降,這讓蔣介石感到無比驕傲,對外打跑了列強,對內蔣介石又權勢滔天,那時候的蔣介石無疑站在了權力最中心,爲了表彰自己,蔣介石在天安門上掛起了自己的照片。
不僅如此,蔣介石還帶着夫人一起來到北京,在掛像下方進行演講,演講結束後,蔣介石又讓人寫了一幅牌匾,牌匾上寫着4個大字:
天下爲公。
這4個大字和蔣介石的畫像一起,都被掛在了天安門城樓上,這種榮耀只是暫時的,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
整個北平陷入戰火中,百姓吃不飽穿不暖,北平街頭狼藉一片,城牆上的蔣介石卻穿戴講究,再一看旁邊的“天下爲公”4個大字,無疑是一種諷刺。
1949年北平解放,蔣介石的掛像被取下,轉而就掛上了毛主席的掛像。
但毛主席畫像僅僅是12幅畫像中的其中一幅,除開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之外,還有8個人究竟是誰?他們的畫像又爲被掛上天安門城樓?
二8幅畫像
天安門上第一幅掛像是袁世凱,袁世凱之後是孫中山,再後來就到了蔣介石出場,直到1949年北平解放,天安門城樓上的照片終於更新了一波。
這一次,天安門城樓上掛起了朱老總的照片,朱老總的畫像總共在天安門上登場了2次,一次是在1949年1月,那時候北平剛解放,第二次實在1949年7月,紀念七七事變爆發。
值得一提的是,朱老總的掛像並不是單獨掛上去的,和他一起的,還有另外7個人,分別是毛主席、周總理、聶榮臻、劉少奇、任弼時、林彪以及葉劍英。
先來看朱老總,在北平解放時,他是我國解放軍的總司令,除此之外,朱老總還是紅軍最早的創始人之一,要說在部隊中誰的資歷最老,那就是朱老總。
朱老總還有個名字,叫做紅軍之父,從30年代開始,就和毛主席一同征戰,直到建國時,他已經大大小小打了好幾百場仗,因此在北平解放的第一時間,朱老總的掛像便被掛了上去。
同年7月份紀念七七事變的時候,朱老總再次出場,那時候的天安門上有兩幅掛像,一是毛主席,第二幅就是朱老總,從這些地方就能看出,朱老總在我國的地位究竟有多重要。
在朱老總之後,就是周總理的掛像,周總理在我國的地位尤其突出,1948年,周總理在軍委中擔任總參謀一職,期間爲我國做出了不少忽視的貢獻。
因此在1949年,周總理的照片和朱老總、毛主席等人一起,也掛上了天安門。
再之後就是聶榮臻、劉少奇、任弼時、林彪和葉劍英,他們的照片也和毛主席一起登上了天安門。
聶帥上天安門,那是因爲他在我國防務方面的貢獻十分突出,解放北平後,聶帥是平津衛戍區的司令,同時還是北平市的市長,整個北京的軍事防務作用,全部由聶帥掌管。
這樣一個猛將,自然會被人民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留作紀念。
和聶帥比起來,劉少奇所做的貢獻可能更多是在後方,工人罷工、紅軍長征、軍費籌措、物資運輸、北平解放,全都有劉少奇的影子,抗戰期間,劉少奇還當上了軍委副主席。
北平解放前後,劉少奇依舊是中央總書記,同時也是解放軍總政治部的主任,因此,劉少奇被掛上天安門城樓,也不奇怪。
再來看任弼時,任弼時可以說是和毛主席同一時期的英雄人物,解放戰爭中,主要的指揮人員就有毛主席、周總理以及任弼時。
在我軍許多扭轉大局的會議中,任弼時都屬於是骨幹人物,如果說新中國是一棟大廈,那麼任弼時就是不可或缺的棟樑。
1949年1月,隨着北平解放,任弼時的掛像也被掛在了天安門城樓上。
再往後就是葉帥,葉帥和聶帥的職位差不多,兩人都對早期的北平做出了巨大貢獻,如果說聶帥主管防務,那麼葉帥就主管北平的經濟建設。
北平歷經戰火,卻在短短几個月內解放,隨後又作爲我國首都,要建好新中國,北平首先就要做好帶頭作用,這項艱鉅的任務就交給了葉帥。
葉帥沒有辜負衆望,北平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在一衆首都備選名單中脫穎而出,成爲了毛主席的定都首選,這一切的背後,葉帥功不可沒。
爲此,在北平解放後,葉帥的照片也出現在了天安門城樓上。
說完前10幅畫像,最後就剩下2幅掛像,一個是林彪,另一個竟然還是一個外國人。
這讓很多人都感到疑惑,爲什麼會在天安門城樓上掛林彪的畫像?
我國的地盤上,又爲何會出現外國人的掛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三 唯一的外國人掛像
1912年,天安門城樓上出現了最早的一幅掛像,那就是袁世凱的畫像。
1925年,孫中山的掛像也被掛上了天安門。
1945年,蔣介石自作主張,往天安門上掛起了自己的畫像。
1949年1月,北平解放,爲了慶祝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有人提議,將毛主席的畫像掛上天安門,以供來往人民敬仰。
但毛主席卻認爲此舉不妥,如果只掛他的照片,未免有些個人主義,在主席的建議下,天安門城樓上還掛了其他7名大將的掛像。
分別是朱老總、周總理、聶榮臻、劉少奇、葉劍英、任弼時以及林彪。
前6人不難理解,爲什麼林彪的畫像會出現在天安門呢?
原因很簡單,林彪在解放戰爭中出了不少力,尤其實在1948年的平津戰役中,林彪殲滅了52萬敵軍,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戰績,緊接着,天津便在短短29小時內得以解放,此舉加快了全國解放的進程,也爲後來的北平解放打下了基礎。
更何況林彪也是我國早期名將之一,後來也是十大元帥之一,從這點來看,林彪的資質是完全能登上天安門城樓的。
1949年1月,在篩選畫像時,林彪便和毛主席一起,他們的掛像都出現在了天安門上。
只不過這些掛像只被掛了很短的時間,也只掛了一次,唯一不同的是朱老總,在1949年7月時,他的畫像和毛主席一起,再次出現在了天安門城樓上。
上面說到的11幅畫像,畫像本人都是我國名人,可這最後一幅畫像,卻是一個外國人。
此人就是斯大林。
斯大林是蘇聯最高領導人,就算我國和蘇聯關係再好,也不可能往天安門城樓上掛斯大林的畫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光是關係好,當然不可能把斯大林的照片掛上去,真正掛上畫像的原因,那可能是因爲斯大林對我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抗日戰爭時,斯大林對我國出資又出力,東北之所以光復,斯大林有着不少貢獻。
再後來就到了建國時期,就連我國開國大典的時間,也是在斯大林的建議下敲定的,1950年,我國開始大搞建設,在缺錢缺人缺技術的情況下,斯大林也對我國做出了很多支援。
在我國飛機工廠裡,就有不少從蘇聯遠道而來的專家,這批專家是我國早期技術的源頭,有了他們的存在,我國工業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起來。
從這點來看,斯大林對新中國的幫助是很突出的,我國也一直很尊敬斯大林。
1953年,斯大林在蘇聯病逝,蘇聯舉國震動,消息傳到北京,100萬北京市民主動參與哀悼,對於這個幫助過我國的老朋友,我國也表示出了最大的敬意。
爲了感謝斯大林,我國破天荒地在天安門城樓上掛起了他的畫像,這也是天安門城樓上掛的唯一一個外國人。
總之我國天安門上的掛畫進行了12次輪換,分別是斯大林、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朱老總、周總理、聶帥、葉帥、劉少奇、任弼時、林彪以及毛主席。
前11幅掛畫都是暫時的,有的甚至只掛了幾個月時間,要說掛像經久不衰的,那只有毛主席一人而已。
從1949年開始,毛主席的掛像便登上了天安門,直到今天,畫像經過8次改版,我們依舊能看到和藹的主席的面容。
1981年的時候,還有外國記者跑來問鄧公:
天安門上一直掛着主席的畫像,這幅掛像到底會掛多久?什麼時候撤下去?
鄧公對此堅定表示:
中國人民永遠不會把毛主席的畫像摘下去!現在不會,以後更不會!
事實也的確如鄧公所說,毛主席的畫像已經掛了70多年,半個世紀的風吹雨打,毛主席的畫像依舊嶄新。
如同新中國一樣,歷經磨難,卻又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