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圓史觀 歷史課變政治課

課綱修訂什麼?被顛覆的文化國族歷史認同」學術研討會9月30日在臺大校友會館舉行。(記者李侑珊攝

臺灣大學心理系名譽教授黃光國(右1)認爲,推動同心圓史觀結果,只會導致臺灣失去作爲「文化中國」的優勢。(記者李侑珊攝)

新北高級中學歷史教師趙祐志(左)認爲,108課綱高中歷史課本充滿意識形態言論,讓歷史教育變成政治課。右爲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楊宇勳。(記者李侑珊攝)

108高中社會課綱草案公聽會已在近日展開,高中歷史課修訂與討論結果將再成關注焦點;論及12年國教文史課綱爭議歷史學者與高中歷史教師認爲,如今歷史教育以同心圓史觀爲主,追求「去中國化」及「去中華文化化」的結果,教材內容充滿意識形態,歷史課最後變成政治課。

「課綱修訂什麼?被顛覆的文化國族與歷史認同」學術研討會9月30日舉行,臺灣大學心理系名譽教授黃光國重批,自前總統陳水扁執政期間,到現任總統蔡英文主政民進黨政府爲推動「去中國化」與「文化臺獨」,透過國高中歷史課本,將國民政府與鄭成功形塑成外來政權,並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刻意扭曲歷史。

新課綱3大缺失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目前正在美國進行學術訪問,他透過聲明表示,蔡英文2016年上任後,隨即宣佈廢除歷史課綱微調,欲在12年國教中,透過歷史教育斬除臺灣與中國歷史的連結。

吳昆財指出,就學術與歷史教育而論,108高中歷史課綱有3大缺失:第一個問題在於「去時序化」,即新歷史課綱的編行,採取「主題取代時序」,完全忽略歷史教學應以時間建構爲基礎,導致歷史事件結構趨勢都失去存在的價值

追求去中華文化

像在12年國教國中課綱的「當代臺灣」主題中,列「中華民國統治體制的移入與轉變」,又在「現代國家興起」主題中,再度論及「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時序與主題重疊的編排方式,恐導致學生無法有條理的學習歷史。

吳昆財提到,新課綱另兩大缺失在於追求「去中華文化化」和「課程政治化」;即在高中課綱的「現代國家形塑」主題中,強調臺澎金馬如何成爲一體,而在「中國與東亞的歷史交會章節中,將中國放到東亞史;另在「臺灣與世界」主題,將臺灣放到世界史,即代表臺灣人未來可以是東亞人亞洲人、世界人,但絕對不可以是中國人。

吳昆財提到,新課綱着重處理國家形成與外來移民議題,導致歷史課變成政治課;另外也編列原住民章節,但中學老師普遍對原住民語言宗教理解不深,未來要怎麼教?都是教學現場將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