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之中見“真心”

文|劉嘉琛

“人”,筆畫寥寥,卻蘊含無盡深意,是書寫時最易落筆卻最難臻於完美的字符。

時光流轉千年,人類在不同的道路上探索自我:一些人選擇向外探尋,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見識了人性的千變萬化,從而領悟到一個更加寬廣而深刻的人類本質;另一些人則轉向內心深處,通過自我反省與靈魂對話,在細微之處發現宏大真理,由小見大,逐步接近對生命真諦的理解。當我們翻開那些文章詩集時,一個個姿態各異的“人”躍然紙上。若問哪個字最能體現“人”的本質,李贄筆下的“人”字無疑佔據了一席之地。爲何他的“人”字如此獨特?這便需要我們細細品讀《童心說》。

在《童心說》中,李贄以其深邃的洞見闡述了“童心即真心”的哲理:“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爲不可,是以真心爲不可也……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他指出,童心乃是未經世俗玷污的純真之心,是人性中最寶貴的部分。一旦失去了這份純真,人也就不再是真正的自己,變得虛僞和矯飾。李贄倡導保持童心,實際上是在呼喚人們迴歸內心深處那份原始的真誠與純淨。他認爲,唯有葆有一顆赤子之心,人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堅守自我,活出真實的風采。這種對本真的追求,不僅彰顯了李贄對於人性的深刻洞察,也爲後世留下了關於如何成爲真正意義上的“人”的至理名言。正是這種對真實自我的呼喚,使得李贄所描繪的“人”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和獨特的魅力。

在李贄眼裡,“童心”即是人天生的未受任何干擾的那顆絕對真誠的真心,而當人接受了越來越多的後天知識後,這顆真心便被掩蓋了,被這些“知美名之可好”“知不美之名之可醜”的知識堵塞了,一頭扎到了故紙堆中,“務虛”的人們自然就愈發地遠離了自己的“童心”。

想到此處,心頭爲之一震,不禁聯想到今日之青年。他們關注社會公正與公平,揭露企業違法行爲,推動校園欺凌事件的妥善處理,處處可見他們的身影。這些青年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正義,促進社會公正。再看那些投身支教事業的青年,他們將知識的火種播撒到偏遠地區,不僅肩負起教書育人的重任,還致力於改善孩子們的生活環境,爲他們打開通往廣闊世界的大門,點燃未來的希望之光。無論是翻山越嶺爲山區孩子送去書籍,還是在簡陋的教室裡耐心講解,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踐行着教育的使命。更令人感動的是,這些青年胸膛中跳動着一顆未經名利污染的“童心”,這份純真與真誠驅使他們將滿腔熱血傾注於祖國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無論是繁華還是偏遠,都能看到他們奮鬥的身影。他們用行動詮釋了李贄所倡導的“童心”精神——保持內心的純淨與真誠,勇於追求真理,不畏艱難險阻。

當然,李贄之“童心”也並未能跳出時代的圓圈,歸根究底,他的“童心”仍然是向內的,所追求的依然是“明心見性”。

儘管李贄的思想本質上是唯心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從中汲取精華。《童心說》中,“童心”即本心、真心的理解,強調爲人應當保持“童心”,做一個真誠的人。這種思想在今天依然值得學習和借鑑。當今社會常有人感嘆人心不古,那麼爲何不借古人的智慧來啓迪今人呢?如果師生能夠以真心相待,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教學,學生也能向老師傾訴心聲,不必獨自承受壓力;如果醫患之間能夠以誠相待,醫生可以放心施治,患者也不必擔心醫生有所保留;如果人人皆能保持赤子之心,真正做到“我將無我,不負先人”,那麼前輩們所夢想的那個美好世界或許會在不遠的將來實現。李贄的“童心”思想不僅是一種個人修養的方式,更是一種促進社會和諧的基礎。通過迴歸內心的純真與真誠,我們可以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心靈的安寧,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信任,共同構建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守“童心”,爲“真人”,這是一條知易行難的道路。在當今複雜多變的社會中,保持內心的純真與真誠並非易事。然而,唯有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堅定的信念,我們才能真正做到這一點,不負歷史、不負先輩、不負時代。

負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