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丨在年青一代中播下文化保護與傳承的種子——記中巴志願者攜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新華社伊斯蘭堡5月18日電 通訊丨在年青一代中播下文化保護與傳承的種子——記中巴志願者攜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新華社記者鄧凱尹 張敬堯

“兩千多年前,人們就是在這間小房子裡冥想、學習。”在巴基斯坦西北部馬爾丹市的塔赫特巴希佛寺遺址,身穿印有中、英、烏爾都文“犍陀羅守護人”字樣馬甲的馬茲·阿里,正給當地兒童講解遺址的歷史、建築功能和文物保護相關知識。

塔赫特巴希佛寺始建於公元1世紀初,7世紀被廢棄。寺院遺址是犍陀羅文明的主要文化遺存之一,1980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2023年,中國志願者同巴基斯坦開伯爾-普什圖省考古與博物館管理局聯合發起“犍陀羅守護人”項目,爲當地兒童開設遺產保護教育課是項目內容之一。

在國際博物館日來臨前夕,記者走進這處佛寺遺址,親歷了一堂遺產保護教育課。這門課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爲“饢課”,因爲孩子們每完成一次課,就能獲得一份獎勵——當地的主食“饢”。

項目負責人、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教授陳志剛對記者說,巴基斯坦犍陀羅文化遺址大部分處在有限的保護框架中,與所在地社區聯繫也比較弱。項目志願者希望以“饢課”的方式,在當地年青一代中播下文化保護與傳承的種子。

當地志願者馬茲·阿里本職工作是文物修復師,他在項目中負責給孩子們授課。“我們努力讓本地人瞭解身邊的文化遺產,提高大家積極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他告訴記者,在他的日常工作中,會同來自中國的志願者合作修復文物,“從中國兄弟那裡學到了很多”。

來自中國的項目志願者、上海外國語大學世界藝術史研究中心研究員邵學成告訴記者,中國在石窟寺遺址、地面石構建築的保護等領域有豐富經驗,擁有亞洲一流的團隊和技術,可以彌補巴基斯坦在遺址修復、監測維護等方面的經驗不足,中巴雙方交流經驗和技術十分重要。在團隊的培訓下,當地文保隊伍已初具規模,文保技術也得到了提升。團隊還爲佛塔和寺院製作了3D模型,進行數字化復原,利用新技術協助巴方進行遺產保護。

開伯爾-普什圖省考古與博物館管理局局長阿卜杜勒·薩馬德告訴記者,巴中兩國都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兩國在文物保護領域的合作令人鼓舞,通過與中國的大學和博物館合作,巴方可以學到很多先進經驗和技術。

當記者向學生詢問學習收穫時,學生穆罕默德·沙揚繪聲繪色地講起課上聽到的《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故事。還有學生得意地向記者展示自己的畫作,畫的是想象中的寺院原貌。

守護文化遺產的種子已悄然在當地兒童心中生根。“曾經有很多來自不同地方的高僧到訪過這裡,來自不同宗教和種族的商人匯聚在這裡。這裡有很多文化遺產。我要爲下一代守護好這些遺產。”“饢課”學生穆罕默德·哈桑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