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診療擴大適用今上路 醫院等待健保署出醫令碼

通訊診療辦法擴大適用對象今天上路,總計適用對象爲10類,其中最大宗爲「慢性疾病患者」。 製表/元氣中心

通訊診療辦法擴大適用對象今天上路,總計適用對象爲10類,其中最大宗爲「慢性疾病患者」。長庚醫療體系行政中心執行長遊進邦表示,半年前就已開始演練,並且重新整頓院內軟硬體,並向桃園市衛生局提出申請,等待健保署尚未釋出通訊診療相關醫令碼。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遠距醫療中心主任劉文琪表示,通訊診療辦法擴大適用對象,除了「家庭醫師收治照護」項目,北醫附醫無法申請,其餘項目北醫皆已向北市衛生局及健保署申請,並通過覈准。健保署尚未公佈遠距醫療醫令碼,等待醫令碼公佈後,纔會正式收案。

遊進邦表示,新增的通訊診療適用對象中,以「慢性病照護計劃收案病人」最多,以林口長庚爲例,一個月大約有4萬名患者,其次爲急性後期照顧患者,一個月約會有1000名以內的患者,再者爲長期照護的患者,一年大約爲3000多名患者,其餘行動不便的患者,定義上需要由個別醫師評估,難盤點出推估的患者人數。

遊進邦表示,健保署若釋出通訊診療的醫令碼,醫院即可馬上施行通訊診療,林口長庚的施行方式爲「實體與虛擬混合」,一名醫師開診,會同時看實體到門診的患者,以及掛通訊診療的患者,而採取通訊診療的患者,一樣採取過去的掛號方式,假設門診號碼是掛到10號,診間護理師會在醫師看診到8號時,先致電給患者,請患者在線上等待,直到醫師看診。

完成看診流程後,因現在衛福部的「電子處方箋」系統尚未完備,林口長庚會將處方箋,郵寄到患者家中,大約三天後抵達,由患者持紙本處方箋到家中附近的社區藥局拿藥。遊進邦表示,如果未來電子處方箋上路,患者看完通訊診療診後,手機就會出現一個QR code,當天即可持有電子處方箋到住家周邊藥局拿藥。

劉文琪表示,慢性疾病患者對於此次遠距醫療擴大適用對象「非常期待」,疫情期間,慢性病患者可以透過視訊診療看診、領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解散後,不少慢性病患者皆紛紛致電醫院「希望能持續遠距醫療」,北醫附醫有初估慢性疾病需要遠距醫療的患者類型,以糖尿病患者爲最多,其次是心臟相關疾病、腦神經科別疾病。

目前北醫附醫遠距診療的方式是採取「虛實分離」,將遠距醫療單獨出來一個門診,患者可以選科別,但是不能選醫師,遠距醫療診是由各科醫師輪值,看診結束後,處方箋統一放置在北醫附醫的專屬櫃檯,患者可請家人到醫院拿取處方箋,並於院內結帳領藥。劉文琪表示,後續期待電子處方箋釋出,另也期待遠距診療可擴大至安寧患者等,適用更多對象。

●通訊診療辦法適用對象:

1. 急性後期照顧

2. 長期照顧服務

3. 國際醫療照護

4. 疾病末期照護

5. 行動不便照護

6. 矯正機關收容照護

7. 災害、傳染病或其他重大變故照護

8. 居家醫療照護

9. 家庭醫師收治照護

10.慢性病照護計劃收案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