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海洋教育 讓海功號轉職博物館

「海洋」,是總統和政府高層時不時就拿來用的兩個字。「海洋」不僅可用來造詞、喊口號,還用來訂各種相關政策,成立相關機關和編經費、辦各種討喜活動。

只是直到今天,對於臺灣民衆甚至主政者而言,恐怕連認識海洋,都還有相當距離,更遑論「親近海洋」、「愛護海洋」這類能實際和海洋產生連結的意願了。這可從「海功號」這艘臺灣僅存,可用來代表海洋精神的「實體」,卻遭到官方長期糟蹋,得到充分證明。

民國六十年代,繼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被取代之後,海功號搭載着卅位船員、研究員和記者,展開第一次南極漁場探勘。歷經重重驚險,她在南極冰洋上升起國旗,創下七百噸漁船航抵南極的世界紀錄,讓當時日日期盼的國人同感振奮與驕傲。

緊接着美國和中華民國斷交,海功號七次航行南極,航行十五萬浬,相當於繞行地球七圈,不僅締造了「海洋臺灣」光輝,更在那風雨飄搖的年代,爲亟需「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的臺灣,挹注了關鍵能量。

無奈,海功號在民國八十七年被移至基隆八斗子漁港岸邊後,便因缺乏管理而加速腐朽,面臨報廢。儘管基隆海洋保育協會曾透過認養,上船進行清理和除鏽、油漆,一度讓海功號得到重生契機,只是在被官方阻止後,就再次被閒置,繼續破敗。

海功號的象徵性地位與既有條件,無疑是進行全民海洋教育,最可能稱職的據點與平臺。透過認養與妥善規畫及積極經營管理,海功號可成爲深具教育內涵的博物館船。

全世界有好幾百座博物館船,通常都是將一艘舊船改裝後開放民衆參觀。遊客造訪,會先在甲板上逗留,接着到下層各船艙參觀,想見船員在船上活動的情形。各艙內部通常都會擺放一些經過復原,但已不能動作的引擎等設備,旁邊可能會搭配一些舊照片,或是有紀念價值的日誌、紀錄、文件。有些還會播放聽起來猶如親臨當年現場實況的錄音。

有朝一日,海功號博物館或許也可接受例如蒐集、保存、詮釋有關於海功號本身和臺灣漁業的相關文物,併爲大衆和學校提供諸多海洋教育的實境學習項目。

如今遇到最主要的問題是:船況已經很差,能修得好嗎?會需要花很多錢,甚至是錢坑嗎?

我們十五年前認養海功號時,她的情況比現在差很多,且有許多諸如登船人員的安全、以及艙底殘留廢油漏入港內等嚴重問題。當時靠着自籌經費,加上義工的投入,即能逐步整理到可讓民衆組團上船參觀、教學的狀況。這次可同樣分階段活化,進行長期管理、運作,讓她成爲能自立自強運作的博物館船。

接下來,分別掌管漁業和文化的農業部和文化部,究竟要將海功號當成重要資產保存積極展開作爲,或是要任她繼續破敗,直至無法挽救,實爲驗證掌權者心目中,「海洋」究竟是什麼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