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演員喊女觀衆“大姐”被罵“滾”,究竟誰錯了?

近日,一名29歲女生吐槽看脫口秀時被主持人喊“大姐”,女生感覺自己被冒犯,主持人迅速改口“小姐姐”,她回覆“滾”。對此,相關脫口秀主辦方迴應:已第一時間私信道歉,並贈送兩張門票。但該觀衆表示,“不需要票,這一補償無法彌補我的心理創傷”。

後續主辦方對此發佈了情況說明,稱主持人互動無心言辭有誤,因稱呼不當給觀衆帶來了不悅體驗,導致觀衆提前離場並造成一定情緒傷害。開放麥演員均來源於公開招募,演員言辭並不能代表俱樂部態度,但在舞臺上對觀衆造成不良影響俱樂部對此深表歉意。近期將暫停開放麥演出,進行全面整改優化,包括但不限於對於主持人的培訓監管和演員的稿件審覈。

此事“體量”並不大,但從“場內”擴散到線上成爲了網絡熱點,對於是“觀衆反應過激”還是“主持人不尊重人”的不同觀點,在網友之間形成了激烈討論,這發展程度多少讓人感到意外。由此,這一現象也展現出了有意思的視角。

其一,主持人無意中觸碰了影影綽綽的“稱呼禁忌”。在稱呼上,喜年輕化、討厭被“喊老”,是一種早已有之的社會心理。市井中,被人喊“大爺、阿姨、大姐”而當場不悅的情景確實存在,“小哥哥、小姐姐”這樣的稱謂反而廣爲流行,甚至成爲一種“語言賄賂”。

一個人的年齡有沒有達到被喊“大姐”的程度,當然見仁見智,無法統一標準。比如我就在外面被人誤喊過“爺爺”,也被人誤喊過“小夥子”。就個體感受而言,人們對稱呼的喜惡應該受到尊重,即使這種偏好未必科學合理。相對保險的做法其實也有,例如稱呼成年人爲“女士、先生”就基本不會犯錯。

其二,此事還關乎舞臺文化和禮儀。看現場視頻可知,主持人在表演時隨機cue到了這名觀衆。這種現場cue人來活躍氣氛、延展演出內容的場景,在綜藝節目、脫口秀節目中其實很常見。問題在於,假如觀衆不情願、不合作,怎麼辦?當臺上的人習慣cue場下觀衆以形成某種約定俗成的“文化”時,也會有人對這種方式“不感冒”。

有人認爲,該女生既然不想被cue,那就坐到角落裡,別讓主持人注意到。這種邏輯有點想當然,作爲觀衆,當然享有不被cue的權利。還有人認爲,脫口秀就是“冒犯的藝術”,如果這點都接受不了還當場翻臉,那就別來看了。要注意的是,泛泛的“冒犯”和具體的“冒犯”,區別很大。如果將自己置於同樣的場景下,未必都能做到一笑而過。

當然,如此事一樣發生的場景衝突可能是特例,但也發出提醒,演出時尊重觀衆體驗,任何時候都不爲過。

只不過,主持人發出邀請,儘管稱呼上有爭議,但被喊“大姐”就罵人“滾”,這並不合適。畢竟,主持人沒有罵人,且進行了道歉。主持人遭觀衆“嗆聲”這一幕,本質上已轉爲社交行爲,展現了各自的社交禮儀。

因此,無論角度和觀念如何發散,最終還是落位到了處事技巧上。主持人當場解釋,現場燈光有些暗淡,意即“沒看清楚”,這其實是在打圓場,破防的觀衆不如寬容以待。同樣,在網上對這名觀衆不依不饒的批評也可以散散了,說到底此事就是一個小意外,圍觀者們不必上綱上線。

其實可以想想,此事發生的本身以及擴散開來的爭議,到底是誰破防了?對待娛樂演出,觀衆當更多保持包容心態。我們當然要警惕和抵禦種種“不懷好意”,但不必把弦繃得太緊,以至於放大了小問題,陷入牛角尖。脫口秀惹人樂,老少皆宜,但不可能是完美的藝術,如果處處有“禁忌”,也會導致演員在臺上被捆住手腳,難以自如發揮。

而另一方面,正如涉事主持人在道歉說明中提到的,雖然脫口秀被稱作“冒犯的藝術”,但這不意味着可以忽視他人的感受。演藝人員們需把握好幽默尺度,提高專業素質,爲觀衆帶來“輕鬆”的歡樂。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白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