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機器人送外賣業務進軍日本
美國網約車巨頭優步(Uber)週二宣佈,旗下餐飲外送服務優食(Uber Eats)將與日本工業巨頭三菱電機和美國機器人初創公司Cartken展開合作,打算在日本推出自動駕駛機器人來配送餐食。
據悉,機器人送餐服務將於3月底在東京選定一個地區開始。Uber Eats指出,日本將成爲第一個在Uber Eats平臺上提供自動派送服務的國際市場,到目前爲止,該項業務僅限於美國的幾個城市。在此次合作中,Cartken將提供技術,而三菱電機則負責監督和運營。
據瞭解,Cartken於2019年由谷歌前員工在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成立,該公司的Model C機器人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計算機視覺技術在周圍環境中導航,行進速度接近人類的走路速度。這款機器人可以熟練地在人行道上行走,它能夠避開障礙物、行人,並在紅綠燈處停車。它還配有一個保溫貨箱,主要在運輸過程中將食物保持在適當的溫度。
Cartken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Anjali Jindal Naik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次合作是對外賣的未來的一次重新定義,使外賣服務在日本消費者中變得更容易獲得以及可持續發展”。日本多年來一直在與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資源萎縮等問題作鬥爭,這也給其物流基礎設施帶去了巨大壓力。
三菱電機開發部高級應用開發中心高級總經理Shoji Tanak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機器人送餐服務“被認爲是應對未來將變得更加嚴重的物流危機的有效對策”。Tanaka補充道,“我們希望這項新宣佈的計劃將成爲機器人送餐服務在日本推廣的催化劑。未來,自主機器人將能夠在各種設施內交付”。
此前,Uber Eats和Cartken已有合作歷史,兩家公司已經在邁阿密和弗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提供了人行道上的機器人送餐服務。Uber Eats還與機器人公司Motional、Nuro和Serve robotics合作,在美國其他城市試點自動送餐服務。
對於Uber來說,外賣是其重點發力的業務。早在2020年,Uber爲了減少虧損,出售了旗下不斷燒錢的自動駕駛公司,同時也將業務重心轉到了外賣上,希望外賣業務實現造血。劇情也正是按照Uber的設想來發展,其曾在2020年Q3財報中表示,外賣業務收入連續兩季度超過了核心打車業務的收入,也正是由此開始,外賣成爲了Uber十分核心的增長引擎,讓Uber平臺用戶羣不斷擴大,提升了平臺使用率和用戶留存率。
上週,Uber發佈了2023年第四季度財報,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同時也首次實現了全年盈利,其中一大“功臣”便是外賣。Uber原本也像大部分網約車平臺一樣,業務過於依賴單一的網約車板塊,轉變的關鍵在於其外賣業務的成功。
財報顯示,在截至12月31日的2023財年第四季度,Uber的營收爲99.36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86.07億美元相比增長15%,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爲同比增長13%;歸屬於Uber的淨利潤爲14.29億美元,而上年同期歸屬於Uber的淨利潤爲5.95億美元,同比增長140%。
在日本,由於勞動力短缺,機器人“上崗”已不是新鮮事。據報道,日本第二大連鎖便利店全家已開始使用機器人清潔地板。此外,這些機器人還將展示產品和廣告。全家表示,上述機器人將於本月底前在日本全國300家直營店投入使用。該公司稱,此舉在日本大型便利店中尚屬首次。
位居東京迪士尼附近的Hen na Hotel酒店將自己標榜爲機器人酒店,因爲據它的經理人Yukio Nagai稱,它使用140個不同的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來在其有100間房間的酒店服務客人,酒店只需要兩三個員工就能運營。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發佈研究成果稱,在未來10—20年之內,日本所有勞動者49%的工作將可能被人工智能(AI)和機器人代替。研究指出,網絡維護員、建築施工人員和出租車司機等職業將被代替的可能性較高。
奧斯本副教授認爲,美國勞動人口的47%、英國的35%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代替。野村綜合研究所2030年研究室表示,日本的比例之所以超過美英,可能是因爲“白領員工的勞動生產效率低下,從事能夠被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代替職業的人較多”。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