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談比亞迪歐洲擴張:只要是好車,許多車主不會在乎哪國製造

9月19日消息,在全球新能源汽車浪潮的推動下,比亞迪正大舉進軍歐洲和英國等國際市場。然而,這條擴張之路並不平坦。比亞迪不僅要應對關稅壁壘和複雜多變的政治環境帶來的反應,還需克服消費者對新興品牌的信任缺失。要在競爭激烈的歐洲電動車市場站穩腳跟並取得長遠成功,比亞迪首先需要贏得廣大車主的信任和支持。

以下是翻譯內容:

如果你大半輩子都在開燃油車,那麼第一次踩下電動汽車的加速踏板時,那種感覺真是難以言表。住在英國漢普郡的凱文·伍德(Kevin Wood)去年通過僱主的租賃計劃獲得了他的第一輛電動汽車。這不僅讓他享受了稅收優惠,也讓他體驗到了截然不同的駕駛樂趣,他爲此做出了勇敢的嘗試。(編輯注:在英國,員工通過僱主租賃汽車較爲流行,這允許員工用部分稅前工資來抵扣租金,減少所得稅和社保支出。)

伍德的第二次勇敢選擇是購買比亞迪的Atto 3(元Plus海外版)。購車10個月後,他依然對這款SUV的續航、操控、舒適座椅、後備廂空間和語音控制天窗大加讚賞。他表示:“這真是一輛開起來非常愉悅的車。”

在試駕Atto 3之前,伍德對比亞迪幾乎一無所知。然而,比亞迪早已將目光瞄準了像伍德這樣的消費者。在進入歐盟和英國市場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比亞迪快速擴張,通過電視廣告、廣告牌宣傳、車展亮相以及贊助2024年歐洲盃等方式迅速提升知名度。到明年年底,比亞迪計劃將其在英國的銷售和服務網點數量從60個增加到120個。

然而,這一雄心壯志也引發了政治上的關注。歐盟正在考慮對上汽集團、沃爾沃母公司吉利和比亞迪分別徵收36.3%、19.3%和17%的額外關稅,這些關稅是在現行10%中國出口關稅的基礎上加徵的。英國也可能採取類似的措施。然而,即使沒有這些關稅,比亞迪等公司在該地區仍面臨激烈競爭。隨着電動車需求減弱,銷售量持續下降,消費者對電動車持懷疑態度,尤其是對中國製造的汽車存在諸多顧慮。

伍德的選擇讓他顯得與衆不同。儘管比亞迪在2023年全球銷量超過了特斯拉,但在歐洲的銷量僅有不到1.6萬輛,而在英國則不到4000輛。比亞迪的最大市場仍然是中國,在那裡,比亞迪的定價極具競爭力:Atto 3的售價約爲13.73萬元(約合1.9萬美元),海豹的起價爲17.98萬元(約合2.5萬美元),而海鷗的裸車售價僅爲7.2萬元(約合10100美元)。

不過,比亞迪在英國和歐洲並未採取同樣的定價策略。例如,海豹在英國的售價爲4.6萬英鎊(約合6萬美元),但其“低價車”標籤使得潛在買家持謹慎態度。根據Bloomberg Intelligence最近的一項調查,約74%的受訪者對購買中國品牌汽車表示擔憂,主要原因包括質量(25%)、安全性(14%)和中國技術(17%)。

調查的作者邁克爾·迪恩(Michael Dean)和賈科莫·雷格林(Giacomo Reghelin)指出,這些品牌“必須與歐洲本土品牌享有的高忠誠度展開競爭”,即便本土品牌也在努力應對電動車需求放緩的挑戰。

不過,英國電動汽車充電諮詢公司EV Driver的創始人琳達·格雷夫(Linda Grave)表示,讓電動車愛好者試駕比亞迪後,許多關於品牌聲譽的顧慮會消失。她說:“很多人認爲,比亞迪的海豹和海豚性價比非常高,做工也非常出色。在車內的整體感覺讓人覺得物有所值。”

41歲的理查德·哈里斯(Richard Harris)來自英國西薩塞克斯,是一位“汽油車迷”,如今他已轉型爲電動汽車的擁護者。他最近通過僱主租賃了一輛比亞迪海豹,之前他曾租賃過沃爾沃XC40電動車,但這次被海豹的運動型外觀所吸引。

他說:“當時老闆正好和我在一起,當車輛交付時,他走出來看了看,然後說,‘哇,這真讓人印象深刻。’我覺得它改變了人們的看法,大家對它的表現和質量感到意外。”

從燃油車換到比亞迪海豹的感覺,幾乎像是從蒸汽火車直接躍進太空飛船。海豹擁有令人興奮的加速性能,以及一些精巧的功能,比如可旋轉的屏幕、擋風玻璃上的速度顯示和全景天窗。真皮座椅和藍色麂皮內飾爲海豹增添了奢華感,顛覆了人們對中國電動車“簡陋”的固有印象。

海豹的480公里續航也十分出色。比亞迪的海豚續航約爲400公里,而Atto 3的續航爲420公里,三款車型在歐洲安全評級中均獲得了最高評分。

比亞迪在英國和歐洲的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將取決於未來的定價策略。美國和加拿大對中國電動車徵收超過100%的關稅,幾乎使其在這些市場的競爭力蕩然無存。

儘管比亞迪的車型在這些市場不算便宜,但仍具有價格優勢。據AutoTrader的數據顯示,海豹在英國的售價約爲4.5萬英鎊(約合5.6萬美元),比特斯拉Model 3便宜4000英鎊。

儘管如此,即便擁有價格優勢,提升比亞迪在歐洲消費者中的聲譽,仍然是實現擴張目標的關鍵。過去70年間,日本和韓國的汽車品牌在進入歐盟市場時也曾面臨質疑,直到消費者逐漸認識到豐田和起亞等品牌的產品質量可靠。如今,歐洲銷售的新車中,四分之一來自亞洲品牌。

比亞迪還可能在快速發展的電動車市場中受益,與其他新興汽車製造商共同競爭,同時與一些老牌品牌的新車型展開較量。如今,許多消費者已經不再過多關注車輛的品牌或生產國:路虎已被一家印度公司收購,MG是中國品牌,沃克斯豪爾則是法國品牌,而許多特斯拉車型是在中國生產的。

普盧默表示:“大多數人並不會過多思考這些問題,甚至意識不到這些變化。我相信,如果產品質量過硬,品牌能與消費者產生共鳴,那麼原產地問題便不會成爲阻礙。”(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