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中華共識 兩岸最大同心圓
社評
馬習二會餘波猶存,大陸官媒近日紛紛解讀習近平談話的意義。的確,習近平會中談話並非常規性的政策宣示,而隱含大陸對臺論述的「典範轉移」,不可等閒視之。習藉由與馬的談話,向臺灣社會畫出「中華共識」的最大同心圓。
耐心創造和平統一條件
馬習二會次日,北京三大官媒同時發聲。《人民日報》頭版發表題爲《把握兩岸關係大局,續寫中華民族歷史新輝煌》的評論員文章;新華社發表《共同追求和平統一、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的新華時評;央視也發表題爲《從民族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來把握兩岸關係大局》的快評。
從這三篇重磅評論可以察知,大陸對兩岸關係、臺灣政局和民意令人耳目一新的論述。用淺顯易懂的話來講,習近平告訴臺灣乃至國際社會:統一是長遠的目標,大陸有耐心慢慢來,願意跨越政治分歧,在中華民族前提下,與臺灣各界和人民充分交往,逐步積累善意、凝聚共識。
習近平去年和美國總統拜登會談,曾當面否認有2027或2035武統時間表,這次再一次用自己的語言重申不急於統一、不武統的態度。新華社評論員文章提到,「解決臺灣問題需要時間,但不等於無所作爲、被動等待,而是需要兩岸雙方共同追求和平統一的美好未來,主動溝通對話,尋找解決問題、打破僵局的鑰匙」,重在表達大陸促統意願,但也承認「解決臺灣問題需要時間」。
同樣,央視評論員文章提到,「兩岸同胞要本着對民族、對後世負責的態度,着眼於共同的歷史責任與使命,以更有力的措施推動兩岸交流交往交融,爲和平統一創造更多條件」,以及強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纔是通向和平統一的重要途徑,也是造福兩岸同胞的康莊大道」。可見,陸方認識到目前的兩岸現狀還是「爲和平統一創造條件」的階段,並清晰指出,要透過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才能和平統一。
習近平這篇談話起到了對大陸內部統一思想、統一口徑的作用。大陸仍然意識到兩岸關係面臨的複雜局面,以及臺灣民衆對大陸存在的疑慮和隔閡,不急於在短時間內實現統一,也不能單方面、脅迫式的「不戰而屈人之兵」,而是透過長期、持久、綿密的交流與融合,引導臺灣社會自覺成爲支持統一、促進統一的力量,進而達成水到渠成式的統一。
重建求同存異信任善意
基於上述認知,習近平才史無前例以「中華民族」爲主軸,超越兩岸政治制度、國家認同的分歧,直接尋求與廣大臺灣民衆溝通的共鳴點。蔡英文總統20年前公開說「我是中國人,因爲我念中國書長大」,臺灣人原本將中國認同視爲自然,但因兩岸政治之爭,「中國人」被標籤化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而「中華民國國民」與「臺灣人」逐漸畫上等號,這也讓臺灣年輕世代認知中的「中國人」,是與自己不同政治身分的對岸民衆。
從歷史、文化、血緣層面,絕大多數臺灣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在經濟層面,多數臺灣人也不否認臺灣是大中華經濟圈的一員,關鍵問題是「政治的中國」,目前在臺灣認同度有限。
即便如此,最新民調亦顯示,仍有6成臺灣民衆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分子」,3成臺灣民衆仍然認同自己「既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因此,若以「中華民族」爲圓心,中華文化、中華文明,乃至中華民國,都是這個同心圓的組成部分。
面對被標籤化爲「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習近平試圖用「中華共識」做爲九二共識更新穎、更包容的核心內涵,重新建立兩岸之間求同存異的信任與善意,並透過文化的力量、親情的感召,引導兩岸重回和平發展正軌、逐步走向和平統一。無論賴清德新政府是否迴應、如何迴應,但只要北京能堅持這條路線,臺灣民衆必將成爲追求兩岸融合、拒斥臺獨引戰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