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工業消費品頭部企業 或將進入新汽車科技產業
本站汽車6月13日報道 當下的汽車行業,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中。特別是整個行業智能化進展迅速,也把智能網聯汽車推到發展的“風口”上。在這樣的關鍵轉折期,汽車行業如何與當下的變革共振?智能網聯發展將面臨哪些突破與挑戰?新能源汽車與碳中和的未來是什麼?在2021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中,超過300名國內外汽車行業領軍人物匯聚於此,賦能行業健康發展,共享應對之策。
2021重慶汽車論壇上,長安汽車總裁王俊先生也做了“拾級而上,在烏卡時代共建新汽車新生態”的主題演講,並提出四個觀點與大家分享。
其中關於新能源車在靜止狀態下的形態也發生顛覆性的變化,今後在炎熱的天氣,在車內享受靜止的空調房變爲可能。他大膽預測中國作爲全球汽車最大的市場需求和技術創新高地,一定會誕生世界級的新汽車品牌。
他還提到半導體技術已經滲透到汽車各個領域,因此會給供給側帶來提供新產品的可能,他認爲未來的汽車可能會出現四種形態,即:移動多功能空間、大型智能和計算終端、數據採集載體、能源儲能單元。這樣的新汽車,就是智能第三生產空間。
長安汽車與華爲、騰訊構建了新型產業生態,現階段也在由傳統的生態向科技生態轉化中,打造新的產業朋友圈。
最後他提出,新汽車的無限可能吸引了造車新勢力和科技公司的紛紛入場,中國市場如今積累了上百個汽車品牌,未來十年只有具備科技公司的軟件優勢、企業的差異化服務能力和傳統車企穩定的產業鏈和生產製造能力的共生體,才能適者生存。
以下爲演講實錄: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歡迎來到山城重慶這座號稱有8D魔幻的城市。爬坡上坎、躺贏而難。長安汽車就是在不斷的創新和創業中,深耕於汽車產業的變革浪潮。今天非常榮幸受主委會邀請來做這樣一個主題交流,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拾級而上,在烏卡時代共建新汽車新生態”。四個方面的觀點,供大家批評討論。
一、在新一輪的技術浪潮和變革中,中國必將誕生世界級新汽車品牌
100多年以來的汽車工業,基本上我個人認爲是基於牛頓力學機械性的原理底層構建的,但是今天隨着新的生產資源要素和生產力的發展,帶來了物理形態的極大改變,進而將引起制度性的架構和商業模式的改變,這也讓汽車產業站到了科技和創新的聚光燈下。隨着新一輪科技驅動,汽車產業正在加速同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不斷融合。
舉例,以前在燃油車上靜止狀態下不太可能出現的場景。比如在重慶這個地方的露天停車場,不可能坐在車裡面在日光照射下去享受空調的感覺,但是電車就可以,這就是一個靜止的空調房,這就使得汽車空間的定義發生了一個非常顛覆的變化。此外2060年碳中和發展目標的提出,將使中國汽車產業結構、新能源領域加速發展,同時中國作爲全球汽車最大的市場需求和技術創新高地,一定會誕生世界級的新汽車品牌,新汽車產業也將演進成最有活力的新科技產業。
二、供給側和需求側的雙向變化和驅動,將賦予新汽車新價值
當汽車產業迎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產業的供給側和需求側也將迎來全面重構。技術的積累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開始產業化並走向市場,通訊技術、人工智能、半導體這些技術已經進入到車裡,我們在2019年之前都不可能或者都沒想到我們會有芯片保供的問題,這就是因爲半導體技術已經滲透到汽車各個領域。這些因素的介入,勢必給供給側帶來提供新產品的可能。與此同時需求側也在發生着劇烈的變化,消費者接納和擁抱新技術的意願日益強烈,這和消費理念的改變、消費能力的提升有關,但也和新一代消費者成長的環境改變有關。尤其是互聯網的原住民成爲世界的主力人羣,他們對智能網聯技術有着天然的鏈接和情節。在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相互作用下,我們給用戶帶來的價值已經不簡單是原來的從A點到B點的工具,而是基於信息車可提供、可持續基於場景的服務。我們認爲未來的汽車可能會出現四種形態,即:移動多功能空間、大型智能和計算終端、數據採集載體、能源儲能單元。這樣的新汽車,就是智能第三生產空間,是能夠持續向客戶提供場景化服務的連接載體。
三、長安汽車的探索和實踐思考
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和機遇,長安汽車在2017年開啓了第三次創新創業的計劃,我們致力將效率和軟件能力打造爲核心競爭力,以打造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爲目標,堅決走向了轉型升級之路。我們把前一階段的工作總結體現在“四個新”:一是持續推出科技信產品。堅持技術引領,推進集成開發,打造系列爆寬產品,深受用戶喜愛。CS75plus 2019年上市,至今銷售接近40萬臺。長安UNI新探索初見成效,最近通過第三方數據分析有43%的用戶已經轉至於合資品牌。二是突破儲備新技術。在智能化和新能源領域深入探索,順應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趨勢,我們推進了“北斗天樞計劃”和“香格里拉計劃”,目前已經掌握500餘項的關鍵技術,其中48項是國內首發的。三是構建組織的新能力。我們已經成立並運行了軟件中心、前瞻技術中心等,加快數字化底座的構建,推進數字化的全面轉型。四是共建開放新生態。我們與華爲、騰訊構建了新型產業生態,由傳統的生態向科技生態轉化,打造新的產業朋友圈。
四、2030年產業格局暢想
作爲擁抱新的變化和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暢想一下2030年的產業格局。新汽車的無限可能吸引了造車新勢力和科技公司的紛紛入場,我個人在私下有一句話,我說“未來的工業消費品頭部企業,可能都會進入新汽車科技產業”。中國市場如今積累了上百個汽車品牌,面對未來十年的發展,只有具備科技公司的軟件優勢、企業的差異化服務能力和傳統車企穩定的產業鏈和生產製造能力的共生體,才能適者生存,才能成爲真正的新汽車科技產業的頭部玩家。
汽車產業的下一個一百年已經打開,成就了一個世紀的全球品牌秩序將等着中國品牌來打破和重構。如今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國汽車,必須去完成一場品牌之戰,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帶來的機遇,實現中國汽車的強國夢,這是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汽車人的機遇,也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倡議中國汽車品牌應該聯合起來攜手共進、融合發展,共建新汽車新生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