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凹凹凸凸撐3年!他「連拉黑屎」3天驚呆...醫一看沉默:第二期了
▲男子罹患「腸化生」,連排3天黑屎,就醫發現事態嚴重。(示意圖/新聞雲資料照)
記者李佳蓉/採訪報導醫生叮嚀「要定期回診追蹤」千萬別當耳邊風!一名50多歲男子曾罹患胃潰瘍及幽門桿菌感染,雖成功治癒,卻被醫師發現胃裡長出「凹凹凸凸」像息肉的物體,夾出送化驗,結果竟是癌前病變「腸化生」。雖囑咐他每2年需回診照胃鏡追蹤,卻因無異狀、害怕照胃鏡而「逃診」,再見到他已是3年後,主訴連續解黑便3天、胃痛難耐,胃鏡一照讓醫師沉默了。
腸胃科醫師最愛叫病人追蹤,像是大腸息肉、胃潰瘍、幽門桿菌都躲不了,由於腸胃鏡皆屬侵入性檢查,不適感常讓病人大打退堂鼓。肝膽腸胃科張振榕受訪時分享,門診曾遇到一名50多歲男子,曾患有胃潰瘍、幽門桿菌,透過照胃鏡發現病竈後治癒,但不幸的是,發現他的胃黏膜呈慢性萎縮,黏膜不平整且薄,還看見「凹凹凸凸如息肉」的東西,驚覺不對勁。
醫師一夾送病理化驗,報告出來爲「腸化生(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由於其爲不可逆的癌前病變,囑咐他即使無胃痛不適仍要每2年定期回診照胃鏡,卻遲遲不見他蹤影,再見到他已是3年後,主訴連續3天排出黑便、胃痛,原以爲是胃潰瘍復發,沒想到胃鏡一照竟是罹胃癌第二期。最後轉送大醫院,接受部分胃切除手術,並服用口服化療藥物,術後1年半恢復狀況良好,癌症未復發。
▲腸化生恐提高罹癌風險,又以3種人爲高風險族羣。(圖/記者李毓康攝)
張振榕解釋,以臺灣爲例,「腸化生」最常見發生原因以「幽門桿菌感染」爲最大宗,初期幽門桿菌感染造成慢性發炎,時間一長會導致萎縮性胃炎,使黏膜萎縮,進而產生不正常細胞,接着即會誘發腸化生髮生,提高罹癌風險。根據統計,罹患腸化生的病人,未來得到胃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7倍之多,雖然屬良性,但在醫學界將其稱爲「癌前病變」,是種不可逆的病變,一旦產生腸化生,雖然幽門桿菌殺菌成功,本身罹胃癌風險仍存在。
有研究發現,若是殺菌成功者,罹胃癌風險在5年後纔會慢慢下降,使得很多病人產生「殺菌成功,有腸化生也不用追蹤」的誤解。張振榕說,風險需隨時間拉長才會稍微下降,但並非歸零,因此定期追蹤纔是最重要的。
張振榕也坦言,該病遍佈整個黏膜,無法靠割除痊癒,「夾了這塊,別的地方又長」,目前醫學上無法治療,只能透過檢查早期發現、定期追蹤。目前醫學治療幽門桿菌希望能在腸化生髮生前將細菌殺死,纔有機會逆轉,一旦黏膜細胞產生變形,就不會再退化。而好發族羣又以曾感染過幽門桿菌的人、曾有慢性胃炎之病史及曾接受胃鏡檢查,被確診罹萎縮性胃炎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