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影展“神片”不斷

圖片說明1:《可憐的東西》海報

圖片說明2:《野獸》海報

本報特約記者 董 銘

第8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行程過半,作爲下半年全球最重要的影展之一,雖然遭遇好萊塢罷工的影響,衆多好萊塢演員無法踏上紅毯,好在主辦方在流程上及時補救,絕大部分影片如期展映。其中《可憐的東西》《野獸》《殺手》等作品大獲好評,再加上伍迪·艾倫等電影人自帶話題性,本次威尼斯電影節依然具有較高關注度。

《可憐的東西》迎來一片讚譽

本屆威尼斯的主競賽和各種平行單元雲集大量歐美和亞洲導演,其中不乏大師級人物,他們的新作吸引全球影迷和媒體的關注。第一時間觀影的大多是專業媒體的前線記者,他們將評論和打分彙總在ICS場刊上,在頒出最終獎項之前,這份場刊排行榜也成爲衡量作品水準的重要參考。

目前法國導演貝特朗·波尼洛的新作《野獸》口碑最高,美國名導大衛·芬奇的《殺手》、日本當紅導演濱口龍介的《邪惡不存在》也獲得不錯評價,但反響最強烈的還是希臘鬼才導演歐格斯·蘭斯莫斯再度攜手好萊塢女星艾瑪·斯通的新作《可憐的東西》。

《可憐的東西》改編自同名蘇格蘭小說,講述了一個“女版科學怪人”式的奇幻故事。斯通在片中飾演的再生人貝拉從威廉·達福飾演的古怪科學家手中誕生,在成長過程中展開對人類世界的探索,無視道德和教育的她通過不斷放縱慾望感知社會,行爲邏輯有種荒誕的諷刺感。

《可憐的東西》在威尼斯首映後迎來一片讚譽,雖然女主角斯通由於美國演員大罷工未能到場,但她狂野的表演征服了觀衆,再加上導演蘭斯莫斯擅長的誇張場景,被許多媒體記者譽爲本屆威尼斯最洗腦的“神作”。除了ICS場刊,《可憐的東西》在爛番茄、Metacritic等網站也第一時間開分,收穫100%的新鮮度和94的主流媒體評分,《好萊塢報道者》盛讚影片“充斥粗魯的歡樂和機智,激進的幻想和設定構成視覺盛宴,斯通突破性的表演展現角色的弧光”。

“大女主”作品

目前看來,《可憐的東西》有可能在本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斬獲最佳導演、女主演獎項,而它的最大競爭對手則是法國導演貝特朗·波尼洛的新作《野獸》。該片同樣是具有科幻色彩的“大女主”作品,由法國女星蕾雅·賽杜主演,講述在不久的將來,女主角加布里爾用機器進化DNA,令自己擺脫人類的情感,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直到遇見似曾相識的男人路易。《野獸》憑藉複雜迷幻的結構、輪迴式的虐戀以及對人工智能的探討,令觀衆陷入跨越時空的視覺迷宮,成爲本屆威尼斯金獅獎的有力競爭者。

相比上述兩部腦洞大開的作品,芬奇的《殺手》和濱口龍介的《邪惡不存在》更適合主流觀衆。《殺手》講述職業殺手在意外失手後的復仇,充滿芬奇最擅長的懸疑氛圍和對人物心理的探究,邁克爾·法斯賓德的表演敏感而準確,有望衝擊本屆威尼斯和明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作爲主競賽單元中唯一的亞洲電影,《邪惡不存在》的日式畫面在一衆大尺度歐美作品中顯得尤爲醒目,導演濱口用平實的鏡頭探討人與自然如何平衡。此外,今年威尼斯上還有一系列關於貓王(《普瑞希拉》)、伯恩斯坦(《音樂大師》)、皮諾切特(《吸血伯爵》)和法拉利(《法拉利》)等傳奇歷史名人的傳記片。

有電影人遭到抗議

當然,比起歷史人物,那些在世的名人更容易吸引媒體關注,畢竟他們自帶輿論話題和流量。《好萊塢報道者》發現,本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有些電影人在酒店門口和首映式上遭到抗議。已亮相的爭議導演作品中,法國導演呂克·貝鬆的《愛犬男》口碑並不理想,ICS場刊上只打出2.0分,但也比波蘭斯基的新作《瑞士華庭》要好,這部非競賽影片在爛番茄網站收穫“0分”,參加首映的《綜藝》《衛報》等媒體不約而同打出差評,批評波蘭斯基“趣味陳舊”“乏味”。

相比之下,伍迪·艾倫的待遇更寬容,《滾石》讚揚《幸運一擊》是艾倫近十年來的最佳作品。英國廣播公司(BBC)稱,艾倫的作品受到積極肯定,這些曾經身負盛名的導演已踏入人生暮年,其新作不太會引發廣泛轟動,他們來到威尼斯更像是給影迷帶來慰藉。

艾倫近日在接受《綜藝》專訪時還不忘點評社會熱點話題:“我一生拍了50部電影,一直善待女性合作者,從沒有人抱怨……至於所謂的‘取消文化(集體抵制)’,我認爲很愚蠢(艾倫被養女指控性騷擾後曾遭抵制——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