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八千多萬人的德國,卻沒發展出像巴黎、倫敦那樣的大城市?

作爲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擁有8000多萬人口,在國家林立的歐洲來說絕對算一個大國。

但德國卻有一個特點,儘管經濟發達,人口稠密,但卻沒有孕育出超大型城市。

這也讓許多經濟學家撓頭想不明白,爲何如此發達的地區卻始終沒有孕育出超大城市呢?

一、歷史的因素很重要

德國的歷史註定了其城市格局的多樣性。

不同於法國和英國較早完成的國家統一,德國的統一絕對算得上是費盡周章。

直到19世紀50年代,鐵血首相俾斯麥才完成了德國統一。

在那以前德意志一直都是由好幾百個獨立的城市和國家構成,各位各過各的日子。

在整個德國根本就沒有形成巴黎或倫敦那種,具有絕對統治力集權型都市核心的基礎。

各個城邦與城市,更多地依賴於各自的資源及條件謀求發展。普魯士的興起,在軍事和政治上推動了德國的統一進程。

但幾百年的習慣下來,德國人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所以就算統一了城市體系也沒發生什麼太大的變化。

英國和法國就不一樣了,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巴黎就已經成了法國的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國家層面也向這個城市傾斜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英國倫敦從中世紀開始,就一直是世界海上貿易的核心與金融中心,隨着海上貿易的繁榮,各種資源自然而然地匯聚到了這座城市。

德國曆史上的長期分裂局面,爲各地獨立發展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土壤,這些模式深深植根於數個世紀傳承的地方傳統之中。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區域差異逐漸孕育出各具特色的經濟與文化景觀。

儘管柏林貴爲國家首都,但它並未如同法國的巴黎那般,發展成爲國家資源的集中樞紐。

19世紀時,柏林的興起更大程度上依託於普魯士的軍事主義傳統。

但這並未能使其成爲全國範圍內的強大引力中心,吸引大量人口遷徙或資源再分配。

直至今日的柏林依然保持着大約350萬人口的規模,在歐洲大都市中位居中游。

與擁有千萬以上人口的巴黎、倫敦相比顯得更爲緊湊,展現了不同的城市發展路徑和規模效應。

二、地理環境的掣肘

英國的倫敦依賴泰晤士河通向大西洋、法國的巴黎通過塞納河連接大西洋。

德國的出海口很少,主要城市也都是內陸臨河而建。所以自古以來德國就是歐洲陸軍強國,但海軍實力一直都特別拉胯。

北部雖然有漢堡這樣的歐洲大港,但整個德國也就出了這麼一個,其他的城市地理位置都比較閉塞。

根本不可能像倫敦和巴黎那樣,通過海運和國際貿易發展成全球性的貿易樞紐。

就算是德國漢堡,人口數量也沒超過200萬,跟倫敦的900多萬人口或者巴黎的1100多萬人口比起來,根本不夠看。

巴伐利亞州的首府慕尼黑是南部最大的經濟與文化中心,依靠着高科技產業以及豐富的文化遺產,逐漸發展成爲了德國最具生機與活力的城市之一。

但沒有國際貿易和金融發展對城市進行加持,城市就是發展不起來。

地理位置對於城市發展來說有多麼的關鍵,巴黎和倫敦就是靠着大海和大河,把國際市場打開吸引全世界的投資和人才,讓他們不斷地涌進來。

三、經濟發展模式的獨特性

德國經濟主要依靠製造業,英國和法國則以金融和服務業爲龍頭,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可就大了。

製造業適宜於在特定地區發展,而非集中於某一特大城市。

德國各個城市在製造業中進行分工合作,構建起高度專門化的產業格局。

從戰略角度上來講,製造業也不應該集約化發展,一旦戰爭來臨集約發展的製造業將成爲敵方空軍最直接的目標。

而一旦工廠被摧毀,整個國家將會直接崩盤。

所以說在德國人心裡,二戰留下的陰影還沒有消散,那他們在時刻準備着什麼呢?

斯圖加特以其在汽車製造業的卓越貢獻而聲名遠播,這座城市驕傲地承載着奔馳與保時捷這兩家世界級汽車品牌的大本營。

而法蘭克福,儘管身爲歐洲金融領域的核心之一,其金融行業的規模相較於倫敦則展現出更爲精巧的體量。

與此同時該城的經濟活力顯著受到製造業和貿易活動的強有力支撐,體現了多元化的發展格局。

這些城市各有優勢,實力不俗。

但製造業得依賴資源和市場,不像金融、服務業能吸納大量人口和資金。

因爲製造業的特點,德國城市的發展靠的是地方經濟穩定增長,不是單個城市擴張推動全國經濟前進。

比如魯爾工業區是德國傳統的重工業基地,但那裡的城市普遍都不大。

再比如多特蒙德、埃森這些城市,重工業方面的技術和產能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但還是沒能形成像倫敦金融城那樣吸引大量人口聚居的效果。

沒有超大城市這在德國人心裡也並沒有什麼遺憾,反而他們很認可這種經濟模式。

德國家庭的平均收入在歐洲算高的,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體系也不錯,生活質量挺好,這還有啥不滿足的。

大多數德國人都不用去大城市找好工作,基本上都樂意在家鄉城市,搞製造業或相關行業。

也不用非得去擠進辦公室當文員,就算街邊蓋房子的工人,收入也足以保證家中過的十分舒適。

德國整個社會上下對於階級、工作都沒有太多的有色眼鏡。

時間長了反而形成了一種各司其職,如同螞蟻築巢一樣的完美平衡。

而這或許也正是德國人給人固有的刻板印象的來源之一。

這種狀況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德國大城市的擴展,中小城市對於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而言具有極其關鍵的影響。

四、政策和社會理念真不一樣

歷經二戰洗禮後,德國決策層推行了一項旨在權力下放與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

從上層就開始直接抑制資源與人口向個別城市過度匯聚的趨勢。

德國人是吃虧吃怕了,納粹時代的柏林過度中央集權。

如果德國再出現一個超大型城市,一旦又出現了一個瘋狂的人,或許只要控制了一個城市,就等同於控制了整個德國。

這或許也是現代德國社會對公正、平等價值觀不懈追求的映照。德國政府大力推進城市政策,以推動中小城市的均衡發展爲目標。

爲此他們持續改進基礎設施,並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保障各地居民享有高品質的生活環境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和法國的城市發展模式。

在這兩個歐洲大國,政府扮演了推動者角色,通過集中資源與政策利好,大力扶持其首都的成長。

19 世紀至 20 世紀初期,英法政府致力於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升級、慷慨的財政補貼以及國際貿易網絡的擴展,爲兩座城市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德國則秉持不同策略,更強調全面發展,力求縮小地區差異,而非單一城市的極度繁榮。

柏林儘管身爲國家的中心,卻未在資源配置的天平上佔據顯著優勢,導致其人口規模相較於其他一些國際大都市而言,顯得更爲剋制。

這一政策導向,反映了德國對平衡與協調發展理念的堅持,就連首都柏林都沒有享受到什麼政策利好。

這就是德國精神,整個社會都不約而同的秉持着平等觀念,沒有大富大貴,也沒有窮困潦倒,而且德國人也更願意在中小城市生活。

每個城市的發展都很均衡,沒必要爲了某一項資源拼了命的到大城市內卷。

還有城市生活成本不算高,另外交通和教育等公共服務系統也很完善。

結語

對德國來說,如此分散的發展模式有未來嗎?

德國雖無特大都市,但城市網絡呈分散且均衡發展模式,以此促國經持續發展,而且社會也極其穩定。

漢堡法蘭克福、慕尼黑這些城市,跟倫敦巴黎比起來除了規模小之外也沒差在哪,而且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都十分厲害。

德國擁有先進的製造業、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及完善的高等教育體系,這使得這些中小城市在國際市場中極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