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赴海外工作?
爲什麼赴海外工作?圖╱本報資料照片
失業者的處境
失業者是指還在找工作的人,可分爲兩類,一類曾遇有工作機會但可能因爲待遇不符期望等原因而未就業,另一類是沒遇見工作機會,以110年而言,45.6萬名失業者,其中遇有工作機會者14.9萬,佔失業人數比率僅32.6%,沒遇到工作機會者30.7萬人,佔67.4%。
■失業者中,沒遇到工作機會又有三個原因:「從未遇到合適職缺」、「從未得面談機會」、「面談後未錄取」,以110年而言,從未遇到合適職缺者18.4萬人,佔沒遇到工作者30.7萬人59.9%,若依年齡層觀察,青年人的情況較嚴重,25~29歲62.9%、30~34歲63.5%,35~39歲70.0%。
近日發生柬埔寨打工詐騙案,臺灣逾三百人赴柬國工作而境遇悽慘,長期以來,我國赴海外工作者約有70萬人,近年由於疫情而下滑,不過迄今仍逾50萬,海外就業已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赴海外工作,可能是企業人力的調動,或者是應聘到跨國公司任職,這是全球化使然,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中也有不小的比例是在國內找不到工作,轉而流浪異鄉,而之所以如此,實在是國內就業環境不如昔日使然。
或許有人會說,每月公佈的求供倍數不是還有1.5上下,這不是意味着每位求職者有1.5個工作機會嗎?從算術上來說,這樣解釋是對的,但實況不同於算術,廠商所釋出的工作,所給的待遇,未必如求職者的期待,因此還是有40多萬人失業,有無數人退出勞動市場,自然也就有數十萬人赴海外找工作。
有效就業機會逐年遞減
我們觀察歷年人力運用調查的資料會發現,民國85年失業人口中有65.5%曾經遇有工作機會,因故而未前往就業,這份報告如此敘述:「這是民國82年以來失業者遇有工作機會比率最低的一年。」
從今天來看,65.5%是一個難以企及的數字,居然還是當時最低的一年,說明那是一個美好的年代,不是沒找到工作,而是心中有更高的目標,時光荏苒,近五年失業者遇有工作機會的比率已不到四成,去年更降至32.6%,不到80年代的一半,反映「有效的就業機會」逐年遞減,也正是如此,遠赴海外工作者變多了,而一不小心就上當了。
也許又有人會說,現在年輕人太挑剔了,只喜歡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因此纔會失業。此一說法並不正確,統計顯示,昔日失業者所要求的月薪,與職場上工作者的月薪不分軒輊,85年失業者期望的待遇3.0萬元,職場上的平均待遇3.1萬元,兩者平分秋色,如今隨着尋職屢屢受挫,失業者對薪資的期待日趨卑微,以去年而言,能有3.3萬元已心滿意足,與職場平均待遇4.0萬元,相去日遠,如此降卑仍找不到工作,這就是就業環境的問題了。
現實不如指標這麼美好
這就是今天台灣就業市場的困境,我們平日看求供倍數會以爲工作機會多得很,看失業率走低會以爲就業環境變好,看到平均薪資成長會以爲日子愈過愈幸福,事實上,並非如此,求供倍數只是算術,失業率走低是少子化所賜,平均薪資成長則是高薪族羣拉擡的結果,絕大多數年輕人所感受的臺灣經濟不如指標這麼美好,而這些真相也只有透過像人力運用調查這樣的詳實統計才得以釐清。
我們最後再看一個數字,從85~110年這一期間,25年之間受僱者收入的成長雖不高,仍有三成,同期間失業者希望的待遇只成長一成,兩者有天壤之別,這告訴我們,隨着臺灣經濟這些年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變化,工作機會愈來愈少,贏者圈愈來愈小,只要落在贏者圈之外,將處於貧窮循環,這個循環不打破,海外打工詐騙還會有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