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視點|文明交融展現中華文明氣度——多地文博專家談文明交融論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電 題:文明交融展現中華文明氣度——多地文博專家談文明交融論

新華社記者

9日,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發佈報告《文明交融論——基於突出特性與價值立場的中華文明新主張》。這一報告認爲,文明交融論是以中國式現代化爲代表的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新模式,展示人類文明發展的全新圖景,標註人類文明追求的全新境界。

受訪文博專家表示,中華文明在演進發展中自帶交融基因,從古至今形成的交融哲學,彰顯兼容幷包、美美與共的恢宏氣度。文明交融論把握人類文明發展的深層規律,將爲應對全球共同挑戰貢獻融通天下的中國智慧。

中華文明一直以開放包容聞名於世,在文明交流互鑑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其對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物質貢獻之一是玉器。

“以玉爲證,良渚文明的發展,就是文明交融的一個很好體現。”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副院長黃莉說。

黃莉介紹,良渚文化的玉器製作技術,吸收了同時代其他文化元素,也對後來中國玉器文化產生深遠影響。在夏、商、周時代的遺址中,曾發現源自良渚文化的玉器。良渚玉琮的覆蓋範圍北抵陝晉、南達廣東、西北至甘青、西南到四川,可覆蓋半個中國。

陶寺遺址的主體年代距今4300年至3900年,被很多考古學家認爲是堯時期的都城。“陶寺文化海納百川、兼容幷蓄,積極吸收各地先進文化因素,形成了一個文明共同體。”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山西陶寺遺址考古領隊高江濤說,陶寺社會既經歷了文化的融合創新,又將先進文化傳遞給後世。

近年來,隨着新一輪重大考古發現公佈,三星堆文化成爲新晉網紅。“三星堆文化也是文明交融的一個生動例證。”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餘健舉例說,三星堆青銅器中的單翼銅鈴,其造型與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單翼素面銅鈴極爲相似,這一細節充分說明了三星堆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密切聯繫。

今年是秦始皇兵馬俑正式考古發掘50週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李崗說,半個世紀來,以兵馬俑爲代表的秦陵文物和遺址考古成果可以實證,中華文明是在數千年的交流交融中形成了如此輝煌燦爛的成就。文明交融論準確總結了中華文明自帶的交融基因,科學把握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規律。

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王建新已在古絲綢之路上尋跡文化遺存20多年。他認爲,文明交融論在展現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偉大歷史的同時,也從不同文明交流互鑑中高度凝練了中華文明新主張。文明交融論揭示不同文明只有和諧共生,才能共同爲人類發展提供精神力量。

受訪專家表示,文明交融論以其獨特氣度和文明境界,破解“文明衝突論”,超越“文明優越論”,反駁“歷史終結論”,爲改變文明衝突的世界提出了中國方案。

甘肅簡牘博物館館長朱建軍說,甘肅簡牘作爲古絲綢之路開拓興盛的歷史見證,沉澱着人類文明交流互鑑的歷史底蘊,豐富着中華文明的內涵與外延。抓住用好“一帶一路”機遇,不斷擴大簡牘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影響力和傳播力,以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衝突論”,能爲人類文明和合共生貢獻更多中國力量。

黃莉認爲,在世界經濟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性,發揮各自優秀的文化基因,文明交融論爲世界人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方向。文明交融論倡導人類各種文明取長補短、兼收幷蓄,會在傳承、吸收、融合、創新的基礎上,推動發展出更加輝煌的世界文化。

受訪專家還說,作爲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國際公共產品,文明交融論堅持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鑑,必將推動世界各國開創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讓世界文明百花園奼紫嫣紅、生機盎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