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傳播“上新了”
當唐樂舞俑的衣袂藉着文化節目的東風拂過全網,當視頻創作者李子柒雕漆技藝的短片播放量單日破億,當山西的雕樑畫棟、古建文物從線下被複原到線上,又引發線下旅遊打卡的熱潮,文化遺產正在不斷煥發新的生機,講出越來越多貼合當下的好故事。
日前,文化遺產傳播體系建設研討會暨中國文物學會文化遺產傳播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年會在京召開。來自新聞傳播、出版、考古、博物館、文創、文旅等領域的學者會聚一堂,暢談文化遺產傳播的研究成果與最新發現。
傳播渠道:讓東方美學觸手可及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高蒙河表示,構建全方位、高水平的文化遺產傳播體系,應該注重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和傳播渠道三方面格局的打造。
古建的雕樑畫棟,繡品的流光溢彩,詩歌的抑揚頓挫,戲曲的悠揚婉轉……在短視頻平臺上,這些文化遺產變成了人人觸手可及的東方美學,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所說:“短視頻傳播助力文化遺產日常審美生活化成爲趨勢。”他認爲,當前正在形成“五端聯動”的媒介綜合體,電視、網絡、微博和朋友圈、短視頻和直播、公衆號形成矩陣,通過完整的傳播鏈條,推動文化遺產相關的精品不斷出圈,被更多人看到。通過這個鏈條,龍舟競渡的場面激發出愛國之情和民族自豪,蟳埔簪花帶動文旅打卡和顏值經濟,還有打鐵花帶來目眩神迷的視覺震撼,壯族天琴藝術喚起求知慾與探索欲——新的傳播手段,“讓遠距離的非遺,變成了零距離的生活”。
對當今的創作者和文化遺產傳播者來說,“出圈”不僅意味着流量、數據,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出圈”也是將古典的、傳統的進行現代性轉譯,讓高懸天空的冷月亦可被擁入懷,散發出柔美的光芒。事實證明,“新技術、新業態在賦能文化遺產保護傳播上越來越舉足輕重”。高蒙河說。
現代科技的加持,在盤活文化資源的同時,爲博物館注入了一股鮮活的力量。
走進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一條流淌的電子“大運河”將運河沿岸兩市六省最典型的非遺項目串聯起來。L幕數字沙盤、體感交互感應裝置、二維動畫、智能相聲機器人等數十種數字技術,與唱戲、相聲、燒瓷、制墨等非遺項目巧妙融合。觀衆拍照打卡,沉浸體驗,不亦樂乎。
這樣的設計,出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交互媒體藝術設計研究所教授張烈和他的團隊。
運河南北交融、東西交會、中外交流,文人、工匠、商賈在此會集,不同地域的風貌、文化因一條運河貫通相承。如何解讀這種“流動的文化”的意蘊,如何把大運河文化氣度與文化格局變成當今觀衆願意接受的形式?張烈一直在尋找破題密碼,而“藝術+科技”,是他找到的鑰匙。
“數字創意在展覽中的應用呈現出高體驗、高沉浸和高傳播的特點。數字化展覽涉及視覺、聽覺、味覺與嗅覺,給觀衆帶來多維度且全面的感官享受,將參觀轉化爲一種充滿探索性和趣味性的過程。這種數字化互動的表達方式,傳播速度很快,對於文化遺產的傳播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張烈說。如今,他的理念與方法,陸續在隋唐洛陽城應天門遺址博物館展陳和“數字隋唐”項目、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國家館中得到了實踐。
傳播內容:讓中國故事豐滿生動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文少卿,負責學校的分子考古學實驗室,一直聚焦於中華文化的“源”與“流”。實驗室對北周武帝宇文邕和阿史那皇后等6例貴族,以及多例平民的骨骼樣本進行穩定同位素古食譜分析,發現當時大多數貴族的飲食習慣與蒙古高原遊牧人羣的飲食習慣相似,而平民則與華北平原等農耕區人口的習慣接近,這無疑爲進一步瞭解中古時期中國核心地區農牧文化之間的互動與交融,提供了重要依據。
2015年,文少卿接到爲27具遠征軍遺體尋親的任務,自此打開了另一扇大門;他與田野考古學者合作,收集了8個遺址的572具烈士遺骸,涉及滇西保衛戰、長沙會戰、高臺戰役、淮海戰役等;2023年,他又完成了山西呂梁南村烈士尋親工作,並通過DNA鑑定、顱面復原等手段復原了40餘名無名烈士的容顏。
“我想復原當時的革命場景,我想了解每位烈士的一生。”在工作過程中,年輕烈士的樣子也被文少卿一點點描摹清晰。有的遺骸身上有很多砍傷傷痕,有的遺骸上的彈孔一看就是直面迎擊造成的,而一位烈士,他的骨骺線都沒癒合,遇難時還不到16歲。文少卿幾度落淚,他看到了民族脊樑的無畏無私,也看到了革命英烈的堅定純粹。現在,文少卿所在的分子考古學實驗室正在嘗試創建法醫考古新範式,爲無名烈士尋親。
講好文化遺產的故事,講是方式,故事是核心。“文少卿們”的工作正是挖掘更豐滿、更生動的故事。
湖南省博物院、湖南省京劇保護傳承中心共同打造的馬王堆復原動態展《一念·辛追夢》,將歷史文物復原展示與傳統京劇表演相結合,講述了西漢初年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夫人辛追秉承夫志、教子成才保家衛國的故事。動態展中的服裝、造型和道具,均基於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按照1∶1的比例復原製作;服裝與宴飲、戰爭等場景也力求還原。如主角辛追的服裝參考了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印花敷彩紗絲綿袍,管家的服飾造型參考了冠人俑的文物造型等,讓觀衆如同遊歷在歷史長河中。
傳播主體:讓文化遺產點亮生活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顧玉才說:“文化遺產傳播體系建設要夯實文化遺產傳播的大衆基礎。”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院長鬍鈺也表示,要讓文化遺產變得更加“平易近人”,不僅要進入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更要讓人們與之產生在地的、密切的聯繫。
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胡鈺和他的團隊想方設法讓文化與個體發生聯繫。村民世代相傳的竹編工藝是佛山三大傳統手藝之一,但村子的年輕人逐漸變少,竹編工藝面臨失傳的風險。“我們把竹編形態和技法融入舞蹈創作,創編出新的舞蹈作品,邀請村民參加演出。”鄉村的藝術氛圍一下子濃厚起來,活動越辦越大,村子裡搞起藝術節、文化節,藝術家來了,遊客來了,零售、餐飲、民宿等商家也陸續來了。鄉村變成了藝術村,村民的文化參與感、獲得感增強,鄉土記憶也被激活,由此認識到文化的價值;通過體驗藝術工坊、舞蹈、表演等形式,前來遊玩的公衆也逐漸消弭了與傳統文化的距離感。
故宮出版社總編輯宋小軍也對人在文化遺產傳播中的重要性深有感觸。“故宮出版做文創的最終目的,是整合資源最大限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自2016年故宮博物院的文創旗艦店開張以來,設計團隊都會在文創產品策劃初期對市場進行調研,所有計劃上市的產品必須經過故宮博物院的院級產品審覈會,由專家們對產品做出討論和評審,每一件文創產品都要做到設計表達真實準確,同時蘊含故宮所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在去年年底的“宮囍龍鳳呈祥”主題文創展上,《故宮日曆》等文創產品收到熱烈反響。消費者把文創帶回家的同時,文化也被帶回了家。
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創始人劉慶華介紹,在距離三星堆遺址祭祀坑發掘方艙400米的模擬場地,孩子們發掘、記錄、分析、修復,做一天“小小考古學家”。尊重歷史的價值觀和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與文化遺產知識一起種進孩子們的心裡。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則選擇面向高校。該館社會教育部主任曾凌頌介紹,博物館推出“星火遠航:百團赴百城志願服務項目”,組織14所高校52支大學生志願隊伍,奔赴18個省區市舉行上百場航海文化活動,把航海文化傳播到全國各地。
當企業家、藝術家、志願者、高校師生深入鄉村激活文脈,當消費者與設計者通過文創達到關於文化審美的某種共鳴,當現今的研究者透過文化遺產與古代的工匠、畫家遙遙相望,“我感受到了一種文化的迴響”。胡鈺說。(記者 李韻 曹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