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協百年 北美館展出時代美術翻轉力

策展人餘思穎解說《南街殷賑》有許多特色細節可再三玩味。(李怡芸攝)

今年逢臺灣文化協會(文協)成立百週年,相關紀念活動層出不窮,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也規畫了《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藉由前輩藝術家的作品,在戰爭、殖民氛圍籠罩的年代,看見藝術家爲個人、民族爭取權利,揚眉吐氣的時代使命感。

聚焦1920至1940年代間臺灣美術家與攝影家的經典之作,邀請觀者回望文化覺醒、追逐自主精神的時代。開幕典禮上,臺北市長柯文哲、副市長蔡炳坤、文化局長蔡宗雄、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館長許美惠,及作品展出的藝術家家屬、文協成員後代家屬多人出席。

策展人餘思穎表示,展題「走向世界」正說明了當時臺灣藝術家渴望迎接時代變化,與世界藝術趨勢接軌的企圖,許多當時藝術家均留學日本、歐洲,以國際視野再反思如何描繪出臺灣風情和特色,以藝術實力試圖改變弱勢的處境與地位。

此次展出最受矚目的作品如郭雪湖的《南街殷賑》,餘思穎介紹指出該作品戲劇性描寫大稻埕迪化街的節慶熱鬧景象,市井小民在其中忙碌穿梭,五彩繽紛的招牌遠近林立,卻非全然的寫實,而是採用彷彿在2樓的高度來看街景,也把原本是2樓的立面拉高爲3樓,虛實之間情境微妙,且此次更一併展出了畫作的底稿,可以見當時細膩構圖,對應後續層加的膠彩,別有趣味。

由當時的作品亦可見藝術家與愛好藝術的實業家,彼此惺惺相惜,追求共同理想,如東京美術學校畢業的陳植棋所繪的《真人廟》,曾入選第4回臺灣美術展覽會並獲特選,這一不甚知名香火也不鼎盛的寺廟,實爲臺灣民衆黨隔壁的廟宇,而後倪蔣懷也畫了一張同一地點的《真人廟》,也許皆反應了當時青年對殖民壓迫的抵抗精神。

除了畫作,此展亦有「寫真術興起」主題,特別展出攝影家彭瑞麟如今技藝已失傳的金漆寫真作品《太魯閣之女(漆金版)》及鄧南光、林壽鎰等人所紀錄的臺灣人文景觀,以及當時已提供民衆的「雙重曝光」、「三重曝光」、「人工着色」等新奇拍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