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充滿愛!大學生灑熱血當志工的10大理由

大學時期除了學習專業科目,不少學生也會選擇投身服務隊,在國內或國際組織內擔任志工,無私奉獻個人的時間與精力。(圖/Shutterstock)

爲你的青春留下無悔印記

大學時期除了學習專業科目,也是一段能夠自由計劃個人人生的美好階段,舉凡投入社團活動、參加商業競賽、增加打工經歷、出國當交換學生等,人人過得充實豐富,努力提高自我競爭力、生產力。此外,不少大學生也會選擇投身服務隊,在國內或國際組織內擔任志工,無私奉獻個人的時間與精力。

「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實踐計劃由教育部推動,已邁入第三期(112至113年)持續深化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讓知識與價值能夠更直接地回饋在地,也有企業積極攜手學校,和大學生一起灑熱血。《遠見》2020年起,舉辦「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富邦人壽6年來持續發揮CSR X USR加乘效果,總計與全臺72所大專院校系所、攜手近11,000位莘莘學子,共同服務檯灣在地;信義房屋則是在政治大學成立信義書院,在商學、管理基礎上,加強倫理及永續經營觀念。《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整理出近兩年(2021/08/31~2023/08/30)網友討論「當志工十大理由」,Z世代的大學生們,基於哪些原因願意投入公益熱血服務,跟着我們一探究竟吧!

No.1 ​​無私付出感受滿滿成就感

這羣即將或剛滿18歲的「成年人」,通常想要急於證明自己能做些什麼,而「志工」要面對、處理的內容,常常提供了機會,讓大學生可以親身參與社會和社區的改善,親身接觸到社會中不同階層的人羣和各種社會問題;他們可以看到自己的付出如何改變他人的生活,這種影響力往往是非常具有滿足感的。

例如明新科大走進新竹縣新豐鄉,與在地瑞興社區及偏鄉瑞興小學合作,鼓勵青銀代間學習互動,南臺科大也和企業志工,攜手走入社區巷弄長照站據點,持續宣導失智症識能教育,有參與活動的同學說「原來長輩生活這麼大不易」、「送餐給阿公阿嬤還能聽他們的故事,很溫暖也很有收穫」、「不一定要賺大錢,行有餘力助人也能展現自己的價值」。

No.2 累積志工時數/必修學分

部分大學爲鼓勵學生學會付出,在畢業門檻當中,設下志願服務時數的標準;甚至還有學校會特地細分「校內服務」以及「校外服務」,校外服務的選擇內容較爲多元,可以針對校外公益、弱勢、公部門等等的活動來做挑選,國際志工更是不少年輕朋友校外服務的熱門首選。

有些學校則是將志願服務設爲自主學習學分制度,不但可以鼓勵學生主動看到他人需求,也可以建立自己的責任心,更可以列爲畢業學分,幫助他人之餘其實也是幫助到了自己!有網友也回憶起,「我們是算服務時數的,去外面當志工也可以,有時候社團活動可以報時數」、「我們學校是要修兩年而且是天天掃地,校外還要去做志工服務」,擔任志工過程的點點滴滴,都將成爲日後溫暖心頭的回憶。

No.3 認識不同羣體、文化感受衝擊

志工學生們會接觸到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包括種族、宗教、語言、風俗等等。這種互動能夠幫助大學生更深入地瞭解並尊重其他文化,這種跨文化的洞察力可以加深他們對全球議題的理解。大學有許多社團也會主張走出同溫層,結識不同的羣體、文化,更鼓勵多多接觸平時較爲陌生的議題與族羣。

像是中興大學由科技管理研究所鄭菲菲教授發起的USR專案,帶領瑪利亞學園關懷的極重多障者和多位富邦人壽志工,體驗視、觸、嗅、聽等多感官河川生態巡禮,參與活動的同學分享「原來社會角落還有許多不同面向的弱勢,他們生活中各有不同的難題與挑戰」、「感官對一般人而言稀鬆平常,但對於弱勢朋友來說,是他們探索世界的珍貴機會」。

No.4 培養技能靈活應變

志工服務可以提高溝通能力,與不同背景和需求的人互動,可以加強語言表達和聆聽技巧,促進有效的溝通;其次,經常需要解決各種挑戰和問題,這有助於培養問題解決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參與者必須合理分配時間,確保完成分配的任務,提高組織和時間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增強領導技能,可能需要組織小組,協調活動,並擔任指導角色,這有助於培養領導和團隊合作能力。

即將投入職場的準職場新鮮人,不少志工服務機構會承諾提供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在服務的過程當中協助做督導訓練、成長訓練及在職訓練等等,例如工研院的沙崙悠活社,開設流浪動物志工關懷訓練課程,讓志工學習遇到流浪狗時的應對方式。教育部也曾經辦理過「青年志工領導力培訓營」,營隊內容爲中學習志工管理、危機處理、服務方案撰寫、團隊領導交流等等,讓青年志工、大學生志工可以培養技能外,未來服務時也可以自行規劃、執行服務的方案。網友也分享到,「真的有上過有幫助的課程」、「通常跟志工服務內容有關所以覺得有用」。

No.5 從中探索個人興趣

志工任務通常具有靈活性,允許學生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從基層社區服務到國際性的志願項目。這使得大學生可以在不同的場景中探索自己的興趣,發現他們對哪些領域有濃厚的興趣和熱情。多元的環境,讓大學生可以參與各種不同的活動和領域,從而有機會嘗試新事物,這有助於他們更全面地瞭解自己,發現自己潛在的天賦和興趣。因爲「志工」而接觸到社會各面向的問題和需求,幫助大學生髮現自己對哪些議題、事物能充滿熱情,「若能實際體驗他們所感興趣的領域,並瞭解自己是否真的熱愛這些工作。」

No.6 豐富社交圈廣交朋友交朋友

是不少人選擇做志工的動力之一,尤其在大學中有許多服務性質的社團可以參與,內容也相當多元,例如高齡社區關懷、環境保育、流浪動物、偏鄉服務等等。不少大學生喜歡利用課餘的時間,透過參加服務社團的方式,認識更多來自不同科系、不同年紀的朋友,能夠在大學時期建立的人際網絡,這些聯繫可能會在尋找工作機會或追求興趣相關的項目時派上用場,通過與志同道合的志願者和專業導師互動,大學生可以獲得有價值的建議和指導,這有助於他們更清晰地定義自己的興趣和目標。

與志工朋友們透過相處、共事,促近彼此之間的感情,有些人更能尋得知心好友,或許這些朋友在未來還有機會成爲自己人生中的貴人!有網友分享,「我有朋友志工認識現在結婚了給你參考」、「當志工認識的朋友已聯絡超過十年了,可貴吧」。

No.7 爲求職增加履歷豐富度

參加志工活動也是不少大學生可以豐富履歷的選項之一,有媒體報導,越來越多僱主喜歡有參與「志工」經驗的面試者,他們擁有熱忱的心,主動關懷社會社區,不侷限學習的環境,懂得開拓視野,學習無私奉獻的精神。

雖然志工經驗並非是正式的工作經驗,但對於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來說,志工是求學過程中少數跟職場工作內容相似的活動,若能夠打在當志工中所在的行動內容、所作所爲、心得收穫寫清楚,對於履歷來說也是有加分的效果!網友們也表示,「有沒有加分不知道,但一定不會扣分!」、「看你怎麼把這個志工經驗變成你加分的說法」。

No.8 對社會或特定議題特別關心

最常、大規模投入的社會議題之一,便是環保的全球性議題,大學生作爲社會的未來領袖,參與環保志工可培養他們對環境可持續性的關注,他們可以學習如何組織團隊、籌集資源,並推動正面的變革。

當企業帶着資金、人力贊助大學生,會是極大的助力,激盪超出難以想像的效益。富邦人壽長期關注河川保育,也希望能帶動年輕一代能對此有更高關注,與高雄科技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東海大學、明新科技大學、輔英科技大學、逢甲大學、中原大學等校,合作推廣河川保育環境永續,透過實際行動守護臺灣在地河川。

No.9 喜歡跟小孩/浪浪相處

近年來吹起的「毛小孩」熱潮,也讓大學校園師生更加重視流浪貓狗的問題,幾乎每間學校都有相關社團,負責照顧校園內部的流浪貓狗,爲毛小孩們結紮、施打疫苗等等,讓毛小孩們可以跟校園內的學生和平相處,有學生提到「加入社團的人需要帶狗狗去遛,幫忙製作狗狗相關周邊在社團周去賣,販賣收入爲買狗糧打疫苗的費用」。例如輔仁大學愛狗社就曾舉辦了「桌曆募款計劃」,提供校內浪犬基本醫療照護、預防針,並盡力給予每位流浪的毛孩子,一個安定幸福的歸屬。

另外,喜歡小孩子的大學生也有相當適合的選項,像是發展遲緩兒基金會推出了「小豆苗玩具車」的單次性服務,招募有志服務學齡前幼兒的大學生們,能夠以志工的身分到北海岸、東北角的幼兒園中,協助兒童操作玩具和陪同遊玩,一起陪伴他們成長。曾經有服務過偏鄉孩童的網友也說明,「真的是一個不會花太多時間,又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No.10 拓展視野發現新觀點

海外志工社團是許多大學的熱門社團選項之一,參與者可以從中體驗「做中學、學中做」的道理。前幾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也讓不少類似的活動停滯,所幸各國都開始逐步解封,也讓難得的海外志工活動得以持續延續。疫情解禁的2023年,國際志工也紛紛踏出國門,貢獻一己之力。網友也提到,「出國做志工,還可以順便練外語」、「若要留學,國外志工經歷可以同時符合國際化+志願服務」。學生可以透過體驗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來藉此培養能力,也在海外服務的同時也可以擴自己的視野。

【網路溫度計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分析說明: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爲2021年8月31日至2023年8月30日,共2年。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羣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大學生當志工』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爲本分析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