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推遲電動化現後遺症
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周智宇
曾經在電動化上目標最激進的豪華品牌沃爾沃正在轉向。
最近,沃爾沃宣佈了最新的組織變動,首席商務官兼副首席執行官Bjorn Annwall將會離職,公司將不再設置副CEO職位。
Bjorn Annwall和5月已經離職的前首席運營官兼副CEOJavier Várela一樣,均於2022年被任命爲沃爾沃的副CEO,和當年才履新的沃爾沃CEO駱文襟一起,爲沃爾沃的電動化目標服務。
Bjorn Annwall的離職,是沃爾沃的電動化策略踩下剎車的其中一環。
在過去的數年裡,對於深耕中國市場,又電動化進度不如中國的海外豪華汽車品牌而言,宣揚自家的電動化進度,似乎是一件非常正確的事。
在這一隊伍當中,沃爾沃作爲吉利控股的品牌,又與中國市場淵源頗深,自然就成爲最早激進轉型電動化的品牌之一。
最早於2021年,他們就定下電動化的目標:2025年純電車型佔比將達到50%,其餘爲混動車型;2030年只銷售豪華純電車型;2040年實現碳中和;所有純電車型將只在線上進行銷售。
爲了配備這一轉型策略,沃爾沃動作頻頻。
僅在2022年,沃爾沃就宣佈與瑞典電池公司Northvolt合作,投資300億瑞典克朗建造一座新的電池製造工廠;之後又宣佈在斯洛伐克科希策建設歐洲第三家制造工廠,還宣佈改造瑞典託斯蘭達製造工廠,服務於電動化車型的生產,比如引入新的電池組裝廠以及全面翻新噴漆和總裝車間。
並且,從2022年開始的幾年間,沃爾沃也發佈了一些純電車型,比如第一款純電SUV EX90;去年在中國又高調發布了第一款純電MPV EM90。
儘管,一頓操作猛如虎,但是市場對這些車型的認可有限。
當前,不僅沃爾沃,除了一開始就造新能源的車企,其他轉型的車企,燃油車依舊佔主要份額。幾年過去,如今看來沃爾沃當時的目標確實過於激進,也不得不做出調整。
9月4日,沃爾沃便宣佈了新的電動化策略,至2025年,插電混動和純電動車型將佔據全球銷量的50%-60%;至2030年,這一比例將提升至90%-100%,而輕混車型將佔據剩餘的0-10%市場份額。
緊接着,沃爾沃還調整了營業利潤率預期,從“8%以上”降至“7%-8%”。這已經是今年以來,沃爾沃第二次調整利潤率和營收預期。
可以看出,沃爾沃調整電動化的策略,也是其對抗營業利潤率下滑的措施之一。
曾經作爲電動化的擁躉,到如今踩下剎車,也體現了沃爾沃在電動化方面的無奈。畢竟,2025年將近,如果堅持原來的目標,則意味着要放棄當前很大一部分市場。
從全球市場來看,前三季度,沃爾沃的總銷量爲509158輛,輕混/燃油車型銷量爲315930輛,純電和插混車型的銷量爲193228輛。也就是說,當前新能源只佔到38%。
2025年已近,但沃爾沃顯然不能爲了完成目標而拋棄佔銷量6成的輕混/燃油車型,只銷售純電和混動車型。
作爲一個國際品牌,沃爾沃彼時和當前的策略,都出於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的商業需要。畢竟,電動化很明顯沒有想象中那般快速席捲,而是在慢慢過渡。
電動化的故事講不通之後,沃爾沃的股價也深受其傷。在過去的12個月裡,沃爾沃的股價累計下跌了約40%。
沃爾沃電動化策略效果不佳,主要表現在電動化進程如火如荼的中國市場。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累計銷量爲113037輛,同比下滑9%;其中新能源車型銷量爲9982輛,同比下滑10%。
之前,沃爾沃在中國市場是認可度相當高的二線豪華品牌,而隨着電動化策略的失利,沃爾沃的這一優勢地位,也在減弱。
在中國市場,從各品牌的宣發邏輯就可以看出,在電動化時代,消費者的購買邏輯與燃油車時代有所不同。
在燃油車時代,品牌一直是消費者們購車的第一因素,甚至所佔的比重極高;然而,到了新能源時代,消費者看配置、科技等因素,品牌所佔的比重有所下降。這自然對這些有着高溢價的豪華品牌而言,並不是有利消息。
不過,好消息是,沃爾沃的純電/混動車型,在歐洲市場依然有着較好的增長。這也意味着,沃爾沃此後也需要根據不同市場的表現,如調整此時的電動化策略一樣,去做差異化的調整。
對於全球的車企而言,當前的競爭格局也變得更加複雜。一方面是燃油車市場的萎縮,但轉型又沒有被認可;一方面是中國的新能源車企加速駛向海外,搶佔市場,尤其是歐洲市場,這一點在當前的巴黎車展上,又一次被證明。
當混戰開始時,各家都需要拿出更靈活的策略,來應對市場的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