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3家正部級央企,分別是哪些?又有多少家是副部級?

近幾年中國經濟運行情況報告顯示,國有經濟佔GDP比重約爲40%,而國有經濟裡面,又以國企爲主要存在形式。

目前全國國企的總資產,已經高達339.5萬億元,職工超4,000萬人,是中國經濟的中流砥柱,而131家央企又是國企中的旗艦。

央企裡面又有等級之分,其中最高級的正部級央企,全國僅有3家,是中國經濟旗艦企業中的旗艦。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企不斷政企分離,大小國企已經沒有行政等級之分,但是部分央企其一二把手要經過各部委,甚至是最高決策層任免,所以央企依舊被人爲地劃分出行政等級。

到了正部級這個層次的央企,在古代就是鹽鐵部門,不過像每年賺一個軍費的中國菸草;手握能源命脈的三桶油;甚至是和軍工掛鉤的中核工業以及中航科;乃至是全球最大的四家銀行巨頭:工農建中,都只是副部級央企。

所以這三家正部級央企到底有多特殊,又在從事什麼層次的產業呢?正部級央企三巨頭,今天就給大家進行詳細介紹。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

國鐵集團,前身就是國務院原組成部門之一,號稱鐵老大的鐵道部,鐵老大這個名號不是白給的,外交部商務部財政部,甚至是公安部這麼多部委,都沒有鐵道部有本事,以至於拖到2013年鐵道部才被解散,一個部委分出了國鐵集團和國家鐵路局,以及鐵路工程集團、鐵道建築集團、中車集團、鐵路物資集團和鐵路通信信號集團七家鐵路巨頭。

其中,國鐵集團繼承了鐵道部的企業職責,也就是鐵道部的資產和債務,並繼續下轄18家正廳級鐵路集團公司,所以仍配得上正部級央企身份,也只有正部級,纔敢承擔6.1萬億元的負債,和每年8,000億元的投資任務。

鐵道部曾經號稱鐵板一塊,擁有獨立的社會管理體系,再到今天,成爲負債2.5個恆大的國家控股公司,國鐵集團的前世和今生一點都不簡單,這裡面還有一段鮮爲人知的鐵路系統組建史。

這段歷史可以追溯到解放戰爭時期,當時中國鐵路網最發達的地方在東北,爲滿足解放軍南下的軍需,鐵道兵出現。

1949年1月,軍委鐵道部成立;建國後,第一屆政協設置中央人民政府鐵道部;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成立國務院,中國鐵道部也正式成立。

鐵路交通是新中國工業化的大動脈,所以鐵路建設擁有優先權,鐵道部被賦予了極高的權限。

鐵道部下設一個辦公廳九司兩局,在地方還有18個垂直管理的鐵路局或運輸公司,從鐵路發展規劃、鐵路事業經費、鐵路政策法規、工程設計、建設日常運行,全程滴水不漏,獨立運轉,不受其他部委和地方政府管制。

截止2013年解散前夕,鐵道部已經有18,000個機構或企業,職工超過240萬人,還有10萬公里長的鐵路線,無論是人口,還是鐵路線涉及的土地面積,都堪比一箇中小國家。

因爲歷史原因,鐵道部擁有一套完整的社會管理生態,成爲遊歷在政商兩界的獨特存在。國企有自己的醫院學校並不奇怪,但鐵道部有的是教育系統和醫院系統,可以自己給自己培養鐵路醫學人才。

一些學校、科研機構隸屬於鐵道部,而非教育部;鐵道部甚至有自己的公檢法體系,鐵路警察也隸屬鐵道部,並非公安部;80年代,鐵道部還有自己的三級鐵路法院,和鐵路檢察院;甚至還有獨立的預算審計和銀行系統。

電力、石油等部門在以前都是國務院下屬部委,這麼多關鍵部門,爲什麼只有鐵道部,出現了這樣高度獨立的架構?

這和前面提到的解放戰爭有很大關係,二戰末期,蘇聯出兵東北是有條件的,其中包括戰後共管旅順和大連港。

蘇聯人的交通工具就是鐵路,你來我往之下,我們也沿用了蘇聯同款,高度集中的鐵路管理模式。

不得不承認,這種模式,保證了新中國鐵路建設的安穩起步,但拒絕社會資本,獨立運營的弊端也很明顯。

歐美日在70年代,紛紛改革本國鐵路系統,實現市場化和第三方監督,中國鐵道部在 1970年,也和交通部、郵電部所屬郵政部分合並,成立新交通部,但僅僅5年後又獨立出來恢復鐵道部。

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鐵道部終於開始政企分離,但和電力以及郵電的改革不同,想要改組鐵道部,觸動的利益不是職工下崗這麼簡單,鐵道部在全國職工,包含職工家屬多達數百萬人,鐵路網還要正常運行。

最開始,只獨立出司法教育和醫院等部門,一直到2013年鐵道部才被撤銷,成立中國鐵路總公司,接手企業職能。

各種流程仍屬於正部級,行政職能由鐵路局繼承,併入交通部管理,所以就出現了,副部級單位監督正部級央企的局面。

時間來到2018年,鐵總下面十八局也完成改制,鐵總得以改組成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

作爲正部級央企,國鐵的排面一點都沒降,股東不是國資委而是國務院,紅頭文件字號仍比其他國企大一號,依舊下設一個辦公廳和12個特派員辦事處,是唯一有辦公廳的國企。

此外國鐵下面還有鐵道黨校,中國鐵道博物館和鐵道戰備州橋處3個事業單位,以及一個文工團,也就是中國鐵路文工團有限公司,侯耀文、張國立、王志飛、滿文軍等明星,都來自這個文工團。

因爲繼承鐵道部的辦公大樓,國鐵總部至今依舊有武警執勤。

但時至今日,國鐵集團雖仍有負債,但是中國鐵路交通從來沒有掉過鏈子。

青藏鐵路之後,中國再用16年時間成爲高鐵強國,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最後有一個冷知識,在固有印象裡,國鐵集團長期鉅額虧損,不過2023年國鐵集團破天荒實現營業收入12,454億元,淨利潤33億元資,資產負債率65.54%,較上年末降低0.84個百分點,可見數十年來堅持的市場化改組,已經初現成效。

中信集團

下面要介紹的是第二家正部級央企,至今在公文裡還印着國徽的超級財團,中國四大財團之一的中信集團。

2023年中信集團在世界500強排名第71位,光是一級子公司就有175家,中信泰富、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股份、中信建設、中信信託、中信國安中信招商等等分公司遍佈全國各行各業,國家公佈的89個行業,中信就涉及了81個,集團總資產超過11萬億元,在中國四大國有財團排第二。

中信是怎麼崛起的,這個問題不難窺探,因爲這家公司,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探索者,同樣類型的企業,還有我國第一大財團招商局集團。

1978年 中國開啓改革開放,但是從地方到中央都沒有錢,外匯儲備只有1.67億美元。

1979年爲引進外資,解決經濟建設資金問題,全國人大五屆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這部法律爲中信的經營提供了法律支持,隨後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成立,第一任董事長是榮毅仁。

爲了讓中信有便宜行事的權限,中信成立之初的性質,就是國務院直屬部級國營企業,並且以後可能會和中信經營產生密切交集的部門,都向中信委派董事,所以中信董事會有44個席位,背後大多是北京各部委,所以無論性質還是實力,中信都算得上正部級央企。

表面上看,中信是無錫榮氏創辦的,中信也讓這個家族再次登上內地財富界巔峰,榮毅仁和榮智健父子,在1999年和2002年先後成爲中國內地首富,但是作爲中國第一家正部級央企,中信集團的背景絕不是一個榮氏能撐起來的。

爲了增強中信的實力,將門之子王軍加入中信,王軍後來也做到了中信董事長和保利集團總經理,掌舵中信長達11年。

有鄧公葉將親自點兵、榮家在海外的人脈、甚至還有基辛格做顧問,中信集團出生就手執改革開放的尚方寶劍。

但彼時雖有改革經濟的決心,但是上上下下誰都沒有錢,就連財政部分期撥付給中信的6億註冊資金,最後也只到位一個億,國際資本也不看好中國市場,認爲把錢投到當時的中國就是在扶貧,所以中信早期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甚至沒有自己的辦公室。

中信的轉機發生在1982年,總投資10億元的江蘇儀徵化纖工廠資金短缺,即將下馬,面對老家化纖巨頭的困境,民國紡紗家族出身又曾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的榮毅仁,沒有理由袖手旁觀。

1982年中信通過野村證券,在日本成功發行100億日元私募債券,期限爲12年,年利率8.7%,這是新中國第一次在海外借錢,雖然利率高於一般政府貸款,但總算是保住了儀徵化纖50萬噸化纖原料的年產能。

儀徵化纖一期工程於3年後建成投產,到1988年實現利稅超11億元,還清了這筆貸款。

現在這家公司併入中石化,是中國最大的化纖生產基地和世界第四大聚酯生產商,這就是著名的儀徵模式。

後續同樣的模式下,中信爲中國的電力能源交通拉到了數十筆不菲的國際融資,中信順勢成立中國國際經濟諮詢公司,爲中外雙方牽線搭橋。

隨後創辦中國第一家商業銀行中信銀行,又在房改浪潮下進軍房地產,開始了中信商業帝國的擴張之路。

1993年榮毅仁上任國家副主席,王軍開始執掌中信11年,並將中國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正式改名爲中國中信集團。

香港是改革開放的橋頭堡,中信自然不會放棄香港資本市場,執掌中信香港分部的,就是榮毅仁的兒子榮智健。

中信香港在國務院的資金支持下,陸續策劃收購國泰航空12.5%股份、港龍航空46%股份、香港電訊20%股份、中華電力20%股權,西區海底隧道35%股權、石家莊鋼鐵集團80%股權,還有嘉華銀行、澳門電訊、亞洲衛星公司、恆昌企業等重要資產。

這些中信在香港的資產,均被榮智健注入上市公司中信泰富,中信泰富也是中信旗下最大的非金融子公司,榮智健也在2002年成爲中國首富,其在香港賽馬會擁有多匹世界級名駒,還是當時香港三個擁有私人飛機的富豪之一。

2009年因爲澳元跌幅超過30%,中信泰富手裡90億澳元的外匯期權,鉅虧155億港元,榮智健引咎辭職,榮氏家族在中信的影響力也急轉直下。

2011年,中信二次改制成爲國有獨資公司,並在2014年將中信股份100%注入中信泰富,實現境外整體上市。

如今的中信股份截至2023年12月31日,總資產達人民幣113,307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子公司還是中信銀行,資產超過6萬億元,此外中信在證券、能源、資源建設、機械製造等領域,也是國內翹楚。

整個中國商業版圖,在全球控股參股企業超過2,000家,共同組成了整個11萬億規模的超級財團。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正部級央企三巨頭,講完國鐵和中信之後要講的是最年輕,也是最後一家正部級央企,掌握中國國庫鑰匙的——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投”)。

在2007年,我國外匯儲備已經高達1.4萬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一,已經面臨外匯流動性過剩的問題。

如果不能好好利用這筆十餘年外貿積攢的外匯儲備,等於西南的電白送、山西的煤白燒、東南的縫紉機白採。

當時能進行外匯投資的國家級機構只有人民銀行,在國際市場進行外匯投資,避免外匯貶值。

作爲一家央行,能做的並不多,主要渠道就是購買收益不高但是穩定的美債。如果還需要更高收益的外匯配置,就必須有一家獨立的投資公司,且必須是國家背景,中投便應運而生。

2007年9月29號中投正式成立,和外匯管理局、人民銀行實現政企分離,方便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競爭。

中投的概念並不複雜,和挪威政府全球養老金、科威特投資局沙特公共投資基金、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一樣,都是全球前十大國家主權財富基金,而中投的規模長期緊追挪威政府養老金,排在全球第二。

外匯管理局下屬還有一家註冊在香港的中國華安投資有限公司,也是全球前十的國家主權財富基金。

中投一經問世,便拿着最強劇本。

首先中投的一二把手任命,不來自組織部或國資委,而是最高決策層。

中投第一任董事長就是時任副財長樓繼偉,這決定了中投公司的正部級背景,雖然中投後來被調整爲副部級央企,但實際地位依舊是正部級。

財政部當年更是特別發行15,500億元國債到人民銀行購買外匯後專門用於充實中投的。2,000億美元註冊資本的中投目前是中國註冊資本第二高的企業。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麼大一家投資公司,員工只有600多人,也沒有專門的辦公大樓,而是在北京新保利大廈辦公。

其董事會也僅有10個席位,其中5名非執行董事,分別是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和外匯管理局。

如今中投旗下也只有3家子公司,但是管理的資產已經超過1.35萬億美元。如此精簡高效的組織結構,和其他老牌央企比起來非常格格不入,那中投是如何管理國家主權財富的呢?

中投最大的子公司,資產佔中投總資產2/3,就是經常下場救A股於水火之中的中央匯金。

中央匯金在中投成立之前,已經成立5年,2005年耗資150億美元,會同財政部,改組成立新的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金融改革期間保證了國務院對關鍵金融機構的控股地位。

2007年中投成立之後,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向人民銀行買走中央匯金全部股權,併入中投旗下,成爲中投的全資子公司。中央匯金繼續代表國務院持股各大金融巨頭,代表國家行使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

中央匯金除了2005年150億美元注資改組工行外,2007年向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注資40億美元改組中再集團、向光大銀行兩次注資200億人民幣和40億美元改組光大集團、還有國開行的200億美元、農行的1,300億美元、新華人壽的38.815%股權、恆豐銀行價值600億元人民幣的600億股、中國建投全部股權、國泰君安的2億股等等,說白了中央匯金就是中國金融部門的總股東。

考慮到國家主權基金投資在國內和國際之間需要一道防火牆,所以中央匯金不負責海外投資,而是由中投國際和中投海外兩家子公司承擔。

中投的海外資產將近4成佈局在公開股票市場,尤其是如日中天的美股,還有將近5成佈局在另類資產,也就是對衝基金、私募信用、房地產、基礎設施、資源商品等領域,其中美國市場依舊佔比最高。

目前中投海外資產規模已經高達2,200億美元,收益相當穩健,也算不負所托。

既然是國有投資公司,你我應該都有份,那就來看看這家公司有沒有替你賺到錢。

中投早期在金融海嘯的餘威未平時急於出海,在國際市場上栽過不少跟頭,但是2013年開始,中投的成績還是值得肯定的,年化淨收益率按美元計算有6.43%,保住了國家級投資公司的口碑。

中國一共三家正部級央企,一家控制全國鐵路系統,一家控制11萬億元資產,一家控制國家主權財富基金,其一二把手堪稱當代商界的封疆大吏,位列正部級也是實至名歸。

副部級央企有多少

而中國副部級央企,其數量並非固定不變,會隨着國家政策、企業重組和行業調整等因素而有所變化。

截至最新的數據更新,中國大約有97家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企業,其中大部分爲副部級央企。

這97家央企涵蓋了能源、化工、建築、交通、通信、金融、軍工等多個國民經濟的重要領域。

由於部分央企的級別可能根據企業經營狀況、行業地位和國家戰略需要進行調整,因此確切數量可能需要參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或相關官方機構的最新公佈信息。

通常情況下,這些央企的主要負責人(如董事長、黨委書記)由中央直接管理,享受副部級待遇,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些企業在國家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