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門擴圍兩新政策,淘寶推出送禮物功能 | 財經日日評

點擊圖片▲歡迎報名

五部門加力擴圍兩新政策

1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和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將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準燃油車納入報廢更新補貼範圍,統一規範全國汽車置換更新最高補貼限額。

1月8日發佈的《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明確,享受以舊換新補貼的家電產品,由去年的8類增加到2025年的12類,單件最高可享受銷售價格20%的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綜合每經網)

|點評|今年兩新政策基本框架與去年類似,範圍和補貼比例有所擴大和提高。“兩新”政策在去年對提振國內需求起到了積極效果,比如汽車報廢更新和置換更新超過650萬輛,帶動消費9200多億元,超過3600萬名消費者購買了八大類家電產品5600多萬臺,帶動銷售額2400億元。一些經濟實力偏強的省份還在國補的基礎上推出了省補,在國家真金白銀的補貼下,消費者得到了實惠,製造業企業能以更低成本升級更換設備,實現產業升級。

不過,兩新政策給中央財政帶來了新的壓力,短期內可以通過提高赤字率、增發國債等方式彌補,長期來看還是要從提高收入上去彌補。今年提振內需仍是各部門的重點政策方向,除了兩新政策外,還需要更多政策形成組合拳。

央行連續兩個月增持黃金

1月8日消息,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爲32024億美元,較11月末下降635億美元,降幅爲1.94%。值得注意的是,儘管12月外匯儲備環比小幅回落,但仍然連續13個月站上3.2萬億美元大關。

在黃金儲備方面,中國央行連續兩個月增持黃金。同日,央行公佈數據顯示,中國2024年12月末黃金儲備報7329萬盎司(約2279.57噸),環比增加33萬盎司(約10.26噸),11月末爲7296萬盎司(約2269.31噸)。(21經濟網)

|點評|去年底美聯儲降息力度不及預期,轉鷹跡象導致美元指數走強、非美元貨幣資產貶值,加上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普遍下跌,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也小幅回落。此外,出於避險以及減少對單一貨幣依賴的考慮,12月央行進一步增持黃金,也會動用部分外匯儲備。目前,黃金在我國官方儲備資產中的佔比較低,央行購金仍有較大空間,選擇在去年12月金價回調時再度增持也比較合理。

總體來看,我國外匯儲備規模較爲穩定,持續發揮抵禦外部各類風險的壓艙石作用。當前多元化配置儲備資產已是國際趨勢,考慮到特朗普上任在即,市場上關於貿易走勢的擔憂情緒升溫,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不排除央行在未來繼續擇機增持黃金的可能。

2024年北京甲級辦公樓租金下降16.1%

1月8日消息,仲量聯行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北京辦公樓市場2024全年甲級辦公樓租金同比下降16.1%,平均租金降至251元/平方米/月。其中,第四季度的租金就環比下跌了6.2%。截至2024年末,北京甲級辦公樓空置率上升至12.6%。寫字樓業主方以更多激勵政策來吸引或保留租戶的意願在不斷增強。

報告顯示,2024年全年,北京全市甲級辦公樓租賃成交量同比提升了22%,成交回升。其中,1萬平方米以上面積段的成交數量和平均成交面積分別同比增長44%和35%,其中新租需求佔比約50%。(36氪)

|點評|去年全年,北京的甲級寫字樓租金繼續處於下滑通道。市場內以價換量的行情較爲明顯,在降本增效的壓力下,企業對於租金的敏感度上升,租金下降刺激部分企業的搬遷需求,推動租賃成交量回升。此外,部分企業入駐去年新落成的國家金融信息大廈,也帶動了市場內的新租需求。

下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刺激後,金融業和科技互聯網行業主要支撐了四季度北京辦公樓市場需求。但整體而言,市場內有效需求仍然不足,甲級辦公樓空置率還在上升。未來北京辦公樓市場還會持續有新供應入市,以價換量的主流行情可能還會延續,場內供求在短期內難以達到平衡,市場築底仍然需要時間。

全球兩大數據確權巨頭官宣合併

1月8日消息,全球兩大視覺內容版權巨頭蓋蒂圖像和Shutterstock官宣達成最終合併協議。根據公告,合併後的新公司名爲“Getty Images控股公司”,繼續以“GETY”的股票代碼在紐交所交易。自從2022年7月上市後,蓋蒂圖像的市值較最高點只剩約8%,Shutterstock也出現了“腳踝斬”的走勢。

兩家上市公司預期,按照2024年的情況,合併後的新公司年收入將達到19.79億—19.93億美元,其中有46%爲訂閱收入;初步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能達到5.69億—5.74億美元。交易完成後的前三年內,預計能夠節省1.5億—2億美元的行政費用和資本支出。(財聯社)

|點評|數據確權這個名詞聽起來有些拗口,實際上就是出售圖片、視頻等數據的版權,國內的視覺中國做的就是這門生意。近年來數據確權生意越來越難做,除了重大事件的新聞版權圖具有較強的不可替代性外,普通的街景、城市等圖片用戶完全可以用手機自行拍攝。並且,現在AI生成圖片的功能已經較爲完善,大量媒體開始嘗試插入免費生成的AI圖片,數據確權市場正在被壓縮。

兩家版權巨頭合併後,可以減少同業競爭,整合版權內容,減少版權支出。這或許是兩家公司爲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的整合,畢竟比起那些AI新貴們,兩家公司在媒體數據AI化的趨勢中幾乎沒有任何優勢。

淘寶推出“送禮物”功能

1月8日消息,繼微信推出禮物功能後,淘寶也上線了“送禮物”功能。淘寶客服表示,該功能已上線,平臺目前部分訂單是支持微信支付。“送禮物”功能近期剛推出的活動,活動是持續性的,目前還未接收到具體結束時間。對此,淘寶官方暫無說法。

淘寶官方人工客服表示,部分產品“支持送禮”,點擊“去送禮”,完成下單支付(不用填寫收貨地址),點擊送給朋友,通過淘口令、二維碼等方式分享給朋友,即可完成送禮物。據悉,禮物領取爲24小時內有效,超時禮物自動失效,目前該功能不支持多個商品合併送禮。(財聯社)

|點評|逢年過節正是送禮需求旺盛的時候,淘寶趕在春節前上線“送禮物”功能,緊跟在微信小店、抖音之後,電商平臺之間的“送禮大戰”也打得更加火熱。這一態勢不免讓人聯想到曾經在支付寶與微信支付間展開的“紅包大戰”。同樣是依託社交互動與情感連接,從設計巧思上看,“送禮物”功能與最初的“發紅包”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雖然“送禮物”功能最先是由微信小店推出,但微信的電商生態還在逐步完善,場內缺少具有競爭力的品牌,這一社交電商的新嘗試能否爲其帶來突破並不好說。相較而言,淘寶擁有更爲成熟的購物平臺,加上禮物能夠通過微信等社交平臺私信送出,也彌補了淘寶在社交屬性上的不足,其“送禮物”功能上線後可能會給微信小店造成不小的衝擊。

9款國產遊戲進入全球手遊收入前二十

1月8日消息,移動應用市場研究機構AppMagic公佈了2024年的全球手遊收入榜,9款國產遊戲進入Top20。騰訊旗下MOBA手遊《王者榮耀》毫無懸念地登頂,該作2024年在蘋果App Store和Google Play商店的預估總收入高達18.7億美元,持續維持在較高的水平線上。此外,騰訊戰術競技手遊《PUBG Mobile》(合併《和平精英》)排在第五位。

前十里屬於中國廠商的產品還有第8名《無盡冬日》和第9名《地下城與勇士:起源》。前者全年保持着上升勢頭,後者則在去年5月上線後的七個多月裡吸金近8億美元。(36氪)

|點評|智能硬件技術發展以及5G網絡的廣泛應用,推動全球手遊市場規模不斷攀升。從收入排行來看,國產手遊幾乎佔據了前二十名榜單的半壁江山。而在前五名中,騰訊旗下游戲就坐擁兩席。和2023年6款遊戲進入Top20相比,國產手遊在全球市場追趕迅速,整體表現出色,數量佔優的同時,也出現了《王者榮耀》這樣的穩定高收入產品。

手遊市場競爭激烈,在同業爆款遊戲追逐下,頭部手遊廠商米哈遊的營收有落後之勢。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國產手遊在提升海外收入上仍有較大空間。以《王者榮耀》爲例,雖然登頂收入第一,但其大部分收入還是來源於國內市場。考慮到海外市場競品不斷增多,獲流成本上升,部分國家正在加強對手遊的監管,國產手遊的出海之路還是有不小的挑戰。

香港互認基金總規模逼近2000億元

1月8日消息,目前21家基金管理人註冊發行了127只香港(北上)互認基金,總規模約1875.79億元。所謂“互認”,就是指符合一定條件的內地及香港基金,在按照法定程序獲得兩地監管機構的認可或許可後,可在對方市場公開銷售。其中,允許在香港銷售的內地基金稱爲“內地互認基金”,允許在內地銷售的香港基金稱爲“香港互認基金”。

隨着新規出臺,香港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制由50%放寬至80%,也就是在原有基礎上釋放了3倍的額度,市場需求缺口打開,不少互認基金如易方達(香港)精選債券基金僅銷售1天就“閉門謝客”,最新規模已達到21.78億美元。(財聯社)

|點評|國內基金市場整體申購意願相對平淡,投資者對互認基金的熱情卻較爲高漲,不只是因爲“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內地投資者購買香港基金,主要還是看中了香港基金更爲國際化的投資品種,儘可能避免單一市場行情走弱,導致基金收益率表現不佳。當然,基金內包含的投資品越複雜,對基金綜合實力要求越高,風險也會有所提升。

近期,內地市場中的很多QDII基金(境內機構投資境外市場所設立的基金)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溢價,特別是針對美股市場的QDII基金,標普消費ETF溢價甚至超過了30%。事實上,美股近期也陷入了調整中,只是長期以來的比價效應讓部分投資者對於美股產生了盲目的樂觀情緒。

週三兩市探底回升滬指漲0.02%

1月8日,市場午後探底回升,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創業板指盤中一度跌超3%。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24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663億。盤面上,市場熱點輪番反彈,但持續性有限,最終個股仍跌多漲少,全市場超3200只個股下跌。從板塊來看,機器人概念股集體反彈,數據中心電源概念股持續活躍,消費股局部走強,零售、養老等方向領漲。下跌方面,有色、稀土等週期股集體調整。鋼鐵、稀土永磁、CRO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收盤,滬指報3230.17點,漲0.02%,成交額爲5081億元;深成指報9944.64點,跌0.54%,成交額爲7348億元;創指報2008.44點,跌0.98%,成交額爲3165億元。(財聯社)

|點評|週三早盤兩新政策加碼幅度有限,一度打斷了市場的反彈步調。午後,大量權重股中出現集中買單,扭轉了兩市的頹勢,反彈再次一觸即發。市場中廣泛猜測是國家隊再次入場,從盤面走勢來看更像是各路資金的共振。近期市場對於反彈行情的期盼值頗高,本週前兩個交易日市場拋壓已經顯著減輕,一致性預期再次自我實現。

比起週二反彈方向較爲散亂,週三行情集中度略有提升,消費板塊再次成爲領頭羊。不過,從政策面、基本面等實際情況上看,並未有太多新的變化出現。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魏英傑| 主編|何夢飛

點擊下圖▼立即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