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流過平頭溪

胡啓涌

蟬鳴中,我與黃昏一起抵達烏江。爽風拂水,夕暉滿江,泛着粼粼水波的烏江一派浩渺寬闊。

烏江的這段流域靠近貴州省鳳岡縣天橋鎮平頭溪,平頭溪是烏江干流的一處古渡口。歷史上的烏江是野性的。它從雄渾的烏蒙山脈一路奔來,穿過重重山嶽,在深澗峽谷間奔騰狂嘯,左衝右突。這一段奔涌咆哮的江水,因數座水電站的建成而迎來了轉變。蓄水需求讓滿布險灘的烏江在此處變得嫺靜,平頭溪也呈現“高峽出平湖”的美麗風景。

我披着夕暉走過小街,穿過石牆,順階而下朝着烏江岸邊走去。岸邊兩塊石碑斑駁蒼古,潮溼的江風早把厚厚的青苔安頓在石碑上。江水拍岸,水浪追逐,眼前的烏江夕照脈脈,鷺鳥掠過。

九十年前,紅六軍團的一支部隊從甘溪成功突圍,一批紅軍戰士在當地船工的幫助下渡過烏江,從平頭溪渡口上岸。船工們爲紅軍戰士燒火做飯,婦女們去街口的皂莢樹上取來皂莢,爲戰士們洗淨征衣。今天,那棵皂莢樹依然挺立在街口,鬱鬱蔥蔥,長長的豆莢已掛滿枝頭,彷彿與江風低語着那段紅色往事。

十五年前,我到平頭溪蒐集紅軍渡烏江的資料。那時江面不寬,水流湍急,浪頭撞在江中巨石上,濺起水花無數。附近一條小街,是客販船家歇息囤貨的地方。雖然繁華不再,兩排青瓦高牆的民居氣派依然。當時,曾幫助過紅軍的老船工之一董世榮老人還健在。講起往事,他放聲唱起一段講述當年船工救助受傷紅軍的烏江號子。

今夏再來平頭溪,得知董老先生已辭世多年。小街左側有一座凸起的石山,山頂原有一座夯土碉樓,如今成了觀賞烏江的上好看臺。站在山邊突兀的石頭上,蜿蜒東去的烏江盡在眼底。夕陽滿江,與遠處的大山、岸邊的煙火一起融入暮色。

江邊有一戶人家,燈火明亮,給夜色中的烏江添了幾許生動。十五年前我曾去過他家,主人小安在渡口開了一家專賣烏江魚的餐館,還利用烏江水資源進行網箱養魚。這種情況當時爲數不少,也影響了當地的水質。長江十年禁漁全面啓動後,平頭溪渡口的網箱被撤走,一江碧流的美景又回到了渡口。

多年不見,小安變得老成多了。餐館的規模擴大了幾倍,招待遊人的不再是烏江魚了,都是從外面飼養場運來的清水生態魚。飯後,閒下來的小安與我聊了起來。他家幾代住在烏江邊,目睹了烏江在平頭溪由急流變成平湖、由被污染到被治理的歷程。“要不是國家及時治污,現在烏江不知成了啥模樣。”這時江風吹來,一艘亮着燈的巡河船恰好駛過。小安告訴我,如今河道通航能力增強了,整個烏江流域的農產品開始走出大山;主打“水墨烏江,百里畫廊”的旅遊業更是吸引了不少遊客;建成不久的德餘高速烏江特大橋如一道長虹,從平頭溪橫跨烏江……小安說得興起,滔滔不絕,我插不上一句話。

平頭溪渡口是烏江頗爲寬闊的一段,不捨晝夜的江水在這裡放慢了腳步。平頭溪的蝶變,也正在烏江的其他地方乃至更多的大地江河不斷上演……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17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