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再度赴港IPO:2023年全年淨利2.24億元,月活用戶破3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梓桐 上海報道

在近期港股IPO回暖背景下,時隔兩年後音頻平臺喜馬拉雅再次啓動IPO。

4月12日晚間,喜馬拉雅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高盛、摩根士丹利、中金爲聯席保薦人。招股書披露了公司的最新財務數據,2023年喜馬拉雅營收爲61.6億元,經調整淨利潤爲2.24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髮現,喜馬拉雅此前曾多次對二級市場發起衝擊。2021年5月1日,喜馬拉雅提交赴美IPO申請。同年,喜馬拉雅撤回申請在美國IPO計劃。2021年9月13日,喜馬拉雅遞交港股招股書;2022年3月29日,喜馬拉雅更新招股書,爲按照聯交所上市規則要求更新數據和資料。

作爲國內在線音頻行業的頭部平臺,喜馬拉雅背後站着多家明星機構。根據招股書,騰訊、閱文、小米、好未來、索尼音樂爲喜馬拉雅戰略投資者,主要財務投資者包括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摯信資本、高盛、興旺投資、創世夥伴資本、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上海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嘉興秀洲金控等。

喜馬拉雅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淨額將主要用於繼續擴大並提升所提供的內容並賦能內容創作者;提升下一代技術、AI及大數據能力,以加強在在線音頻行業的領導地位並進一步提高營運效率;繼續投資營銷和品牌建設。

目前,喜馬拉雅的收入來源包括訂閱、廣告、直播和其他創新產品及服務。

在活躍用戶數方面,2023年,喜馬拉雅全場景平均月活躍用戶達3.03億,移動端平均月活躍用戶達1.33億。2021年,喜馬拉雅全端平均月活躍用戶爲2.68億,同比增長24.4%,而2023年這一數字的同比增長速度僅爲3.9%。此外,與2022年相比,喜馬拉雅2023年的移動端平均月活躍付費用戶及移動端平均月活躍付費會員的付費率均略有下降。公司解釋稱,主要是由於戰略重心轉向吸引及留住客單價較高的用戶,並加強具有更大變現潛力的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在盈利能力方面,公司也在2023年成功扭虧。喜馬拉雅2021年、2022年、2023年營收分別爲58.6億元,60.6億元、61.6億元;毛利率分別爲54%、51.9%、56.3%。2021年、2022年、2023年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爲-7.18億元、-2.96億元、2.24億元。

收入結構上,2023年喜馬拉雅來自訂閱服務的營收爲31.89億元,來自廣告服務的營收爲14.23億元,來自直播的收入爲11.3億元,來自其他創新產品及服務的營收爲4.18億元。

其中,訂閱收入是喜馬拉雅的支柱業務。2021年、2022年及2023年,訂閱收入均佔總收入的50%以上。

來源於廣告的收入是喜馬拉雅收入的第二大來源。過去三年,廣告收入在總收入的佔比分別爲25.4%、24.2%及23.1%。

喜馬拉雅直播服務的收入主要來源於銷售消耗性虛擬禮物及物品。2021年、2022年及2023年,這部分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爲17.1%、19.1%及18.4%。

近兩年,喜馬拉雅還探索了創新業務。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喜馬拉雅其他創新產品及服務產生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爲6.4%、5.9%及6.8%。這部分收入指的是來源於其他各種渠道的收入,包括銷售自行研發的物聯網設備、IP衍生文創產品、定製音頻服務、電子商務及音頻轉文字(將受歡迎的音頻專輯轉換爲出版書籍)。

具體而言,喜馬拉雅已將收入分成成本佔總收入的比例降低至23.4%。這部分收入是內容平臺向創作者和第三方IP支付的款項。此外,喜馬拉雅的各項開支佔總營收的比例均有所減少。截至2023年12月31日,喜馬拉雅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7.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