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工程師塑型記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鬆 通訊員 牛春莉)臨近春節,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潤沃物流園的河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分揀車間分外繁忙。“師傅,如果將下一單要揀的數據欄用不同的顏色區分,色彩差異大,信息呈現更醒目,揀選員信息識別錯誤率應該能降低。”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李書宇正在向分揀主管提出提高分揀作業效率的建議。
這裡是企業車間,也是石鐵院“現場工程師項目”的教室。從2022年教育部發布《關於實施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的通知》開始,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着手探索相關教學模式、培養方案。該院與當地20多家企業聯合開展現場工程師項目教學“石鐵行動”,從教學方案、師資配備、實踐方式等多方面入手,打破教師講授、學生實踐、師生研討三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壁壘,將教、學、練深度融合,螺旋式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學生李書宇參加的正是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的《倉儲作業優化》項目課程。學校集合了13名校內教師和25名校外教師共同組成教學團隊,在項目實施前,代表校企多次溝通研討,協商制定教學實施方案,確定校企各自的“任務書”。項目教學開始後,學生按照企業新員工入職程序,先進行崗前培訓,然後在企業師傅帶領下開始“觸崗”,企業師傅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手把手教授專業崗位技能,酌情安排學生參與崗位實踐工作,由簡到繁開始“入崗”,直到學生能夠“頂崗”,進階提升實踐技能。這期間校內專任教師每週按時到企業給學生講授專業課程理論知識,打好理論知識功底;校企結合學生學習與崗位工作實際協同制定研討主題,不定期開展師生研討,有的放矢增強將理論與實踐教學融合。
“在企業現場,我們可以真崗真練,頂崗實踐,在工作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在企業師傅的帶領下嘗試解決問題,能感受到自己的創新能力、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都有提高。”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現代物流管理專業2022級學生王殿雲說。
“與我們設計的現場教學方式相適配的是過程性評價的考覈方式。”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主任白士強介紹,“各個崗位的學生整個學期都要在企業現場努力‘工作’,知識、技能、素養都要達到考覈標準才能通過,會給學生們帶來更大挑戰。但也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以培養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現場工程師爲目標,以問題爲導向重構教與學的關係,從而帶動專業教學管理整體創新,深入探索現代學徒制,提高教育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的匹配度……近年來,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爲高職院校相關專業領域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可借鑑的實踐範例。
作者:周洪鬆 牛春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