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老空間化身「文物館」 丁臺社區廣搜古早農具展出

有感農業進入機械化時代,許多年輕一輩已不認識早期的農業文化,臺中市霧峰區丁臺社區發展協會將活動中心2樓閒置空間改造成「丁臺農村文物館」,歷時3年籌備,近日終於落成。(潘虹恩攝)

「丁臺農村文物館」歷時3年籌備,近日終於落成,現場展出73件古早農、器具,讓民衆瞭解早期農村生活風貌。(潘虹恩攝)

「丁臺農村文物館」日前落成,丁臺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里長施豐碧向民衆解說土角磚製作過程。(潘虹恩攝)

「丁臺農村文物館」近日落成,不僅可以讓孩子認識舊時農村器物,還可以動手操作,讓他們體驗早期農村生活。(鍾鳳靜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有感農業進入機械化時代,許多年輕一輩已不認識早期的農業文化,臺中市霧峰區丁臺社區發展協會歷時3年籌備,將活動中心2樓閒置空間改造成「丁臺農村文物館」。丁臺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鍾鳳靜31日表示,希望能將農村文化傳承下去,社區也將於11月11、12日開辦體驗營,歡迎親子一同參加。

臺中市霧峰區丁臺社區屬於傳統農村社會,直到現在居民仍以務農居多,不過現今耕種都有機械輔助,許多年輕一輩也未體驗過舊時人工耕地、鋤草,一株株種下秧苗,再到收成、曬穀的過程。丁臺社區發展協會爲延續傳統農業文化,讓孩子瞭解早期農村風貌,召集居民共同打造「丁臺農村文物館」。

鍾鳳靜31日表示,過去社區曾到太平古農莊文物館參訪,看到現場展示許多舊時器具讓民衆更瞭解早期生活,於是將這樣的概念帶回社區,打造1座社區文物館的想法在心中萌芽。社區首先將社區活動中心2樓閒置已久的空間進行整修,並向各地居民廣搜早期農具及農家日常生活器具,受到在地居民、鄰近大里草湖地區甚至東區民衆響應,捐贈出許多古器具,經過修復後再展出。

丁臺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里長施豐碧指出,目前現場共展出73件農具,涵蓋翻土、插秧、收成到曬穀等過程所需的農具,以及農家日常生活用具,如飯櫥、餐桌椅或婦女嫁人的梳妝物件。現場也展出土角磚,過去人們都是利用較黏性泥土加上幹稻草、稻殼、粗糠混合,用腳踩踏壓實製成泥塊,再建成土角厝。

鍾鳳靜說,丁臺社區老一輩都有務農經驗,希望這些器具留存下來,成爲小朋友的鄉土教材,讓小朋友知道阿公、阿嬤的年代是如何工作。另外,社區也於11月11、12日舉辦親子體驗活動,不僅可以認識舊時農村器物,還可以動手操作,體驗先民務農的過程,歡迎家長帶孩子一同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