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像獎這一夜,紅毯爭豔,梁朝偉六封影帝,香港電影還是輸了
剛剛結束的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結果,有些出人意料。
不過,當 72歲的洪金寶從1989年參演的文藝片《八兩金》女主張艾嘉手中,接過終生成就獎獎盃,76歲的姜大衛首次提名金像獎就獲獎,我還是很難不被這屆金像獎感動。
以16項提名領先的《白日之下》和12項提名的《年少日記》都沒有成爲大贏家。《毒舌律師》拿下了最佳影片。
更大的意外在於:梁朝偉六封影帝,最好的感言是糾正劉嘉玲那句,“不是好偉大,只是好演員。”
鄭寶瑞憑《命案》拿下最佳導演。
比起結果,更精彩,也更令人百感交集的,始終是頒獎禮本身。
紅毯,夠熱鬧。
設置於香港文化中心對出的尖沙咀海濱長廊,一衆明星紅人聚首,在維多利亞港的美景襯托下,現場星光熠熠。
先是影后餘香凝一身金色露背連衣裙性感亮相。
她笑容滿面,氣質卓羣,就像提前知道了頒獎結果一樣,在紅毯上熠熠發光。
《飯戲攻心2》的兩位主演鄧麗欣和林明禎則是齊齊亮相紅毯,大嫂二嫂都很美啊。
要說大氣,還得是一身高定亮相的劉嘉玲,頂替梁朝偉來領獎的她,一臉淡定渾然大氣,這才叫大將之風。
謝安琪則是一身簡約設計,望向張繼聰的目光是真愛無疑了。
全場最美的,我認爲是年近50的林熙蕾,一襲黑紗魚尾裙盡顯典雅的設計,展現出了優越的身材曲線和肩頸線,讓人驚呼美呆了。
同樣抗老的 ,還有牽手洪金寶的58歲港姐高麗虹,哪怕皺紋上臉,依然美的閃閃發光。
男星中,黃子華俏皮中竟露出幾分儒雅氣息。
林保怡戴着斑點小領結現身,臉上的皺紋明顯,但笑起來還是很可愛啊。
提名最佳男配的吳慷仁白色西裝造型現身,優雅帥氣,身材絕佳。
而作爲爲數不多的“內娛元素”,提名影帝的大鵬面對記者要求,“1、2、3!”在紅毯上跳起來了。今晚紅毯喜劇擔當是他了。
這一夜的維多利亞港,最美的不天上的星光,而是地上的星光。
但紅毯的熱鬧,遮蓋不住港片的落寞。
華語電影三大獎項,唯有金雞獨立。
隨着港片沒落,金像獎的影響力,也漸漸不再。
透過這屆金像獎,又讓我看到了三重“喜悲”。
而又一屆悲喜交加的金像獎,無非是映照出,港片,悲欣交集又一年。
紅毯熱鬧看過,頒獎結果已出,就讓我們看一看,這屆金像獎“喜”在何處,“悲”又在何處。
第一重喜:梁朝偉六封影帝無驚喜,但林保怡黃子華成無冕之王
在紅毯環節的時候,我就有一種預感,梁朝偉可能要拿獎了。
都說金像獎敬老。
誰在圈裡呆得久,誰就是影帝影后。
最近幾年的影帝,劉青雲、太保、郭富城、古天樂、林家棟,全是既演得好資歷也老。
這屆入圍的梁朝偉,林保怡,黃子華,大鵬、盧鎮業,梁朝偉,林保怡和黃子華都是演技備受認可的“實力派”。
相對《第八個嫌疑人》增重20斤又減肥30斤,表演也有突破,但受限於內地影星自李連杰後再未獲獎的大鵬,影帝,從一開始,就在三人之間。
最終結果,堪稱並無驚喜。
過去梁朝偉是五屆金像影帝,今晚之後,是六屆金像影帝。
莊文強編導的《金手指》中,他飾演的程一言,從前期的困頓、內斂,到後期的自負、癲狂,依然散發出巨星光彩。加上拿下金雞影帝,成了“三金影帝”,氣勢正盛,但平心而論,這絕非他的最佳發揮。
但從網民口碑看,接下來兩位,纔是觀衆心中的無冕之王。
先說黃子華。
《毒舌律師》在本港拿下1.15億港元的驚人成績,成爲香港影史上最賣座的本土電影;又在內地收穫1.87億元票房,黃子華的表演,居功至偉。
換成任何其他演員,影片香港票房,至多是現在的一半,何談救市。
黃子華的表演堪稱驚豔,法庭戲大開大合感染力十足,看他的表演觀衆就能出一口惡氣。黃子華已經證明他是許冠文、周星馳之後,香港最天才的喜劇演員。
之前的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獎,他的偶像許冠文爲其頒獎,接下來他和許冠文合作的《破地獄》也是港片年度重頭戲。
他能贏的都贏了,但金像獎一向吝嗇給獎喜劇演員,最終結果,不是黃子華缺一個金像獎,而是金像獎缺一個影帝黃子華。
最後是林保怡。
最初殘院院長的角色就是他的,但林保怡當時在拍《嘆息橋》。
後來電影因爲題材找不到投資,最後又是香港最後的電影大亨古天樂出手,接下這匹未來的黑馬,古天樂本來想親自演院長,但定妝後發現不合適。
古天樂親自對林保怡開口,命運兜兜轉轉,角色又回到了林保怡的頭上。
這個選角已贏了一半。
讓演慣了好人的林保怡,去演一個這麼“變態”的角色,他越是不像壞人,角色就越精彩,因爲現實中的壞人,不會把壞人兩個字,寫在臉上。
在TVB早已證明自己演技,只缺一個視帝的林保怡,也完全拿住了殘院院長這個角色,夠顛覆。
好人臉+“大變態”。
林保怡的表演靜水流深,有意增強了肢體語言和細節,不動聲色中,盡顯黑暗與複雜。
不管是大權在握般的平靜詭詐,還是事件曝光後的窮於應付。都將人物拿捏的十分到位。
他拿獎,是應該的。
這麼多年,這位公認的演技派,始終兩手空空,應該尷尬的不是林保怡,是香港電影。
雖然最終結果沒有驚喜,但觀衆的口碑,遠遠重過劉嘉玲替梁朝偉舉起的第六座金像影帝獎盃。
第二重喜:《毒舌律師》拿最佳電影,港片走出一條新的大路
本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原本是兩部小成本文藝片,《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之爭。
兩者一個拿下16項提名,一個12項提名,豆瓣評分分別是8.2和8.5,這也讓2024年,成爲少見的金像獎文藝片大年。
但最終奪獎的,卻是打破香港本土票房紀錄的《毒舌律師》。
是爆冷,但爆的合情合理。
某種程度上,《毒舌律師》像一把刀。
一把浸泡在鹽水裡的鈍刀。
電影不僅透過黃子華飾演的毒舌大狀對現實的不公狠狠出手。
更用一個暢快淋漓的大結局,爲港產商業片,打開了另一扇大門。
黃子華的毒舌裡,我看到了新一代香港電影的曙光。
希望港產商業片這份驚喜,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第三重驚喜:洪金寶霸氣感言,但新一代港片影后的誕生,有源有根
很多人不知道,香港金像獎第二屆影帝,就是洪金寶。
而本屆金像獎,這位港片中曾經最靈活的胖子,終於拿下香港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作爲港片元老,洪金寶上臺就霸氣十足,叫全場起立鼓掌的觀衆:坐低!
接着開始挨個感謝,說到感謝一羣“什麼都可以的龍虎兄弟”時,臺下的錢嘉樂笑成一朵花。
說到家人,先感謝了生下四個子女的前妻,然後話風一轉,接着感謝了現任太太。
洪金寶的幽默,也讓最重量級的獎項氛圍,達到高潮,大家都很開心。
不過最精彩的還是最後的收尾,洪金寶說,“自己最佳男主拿過,終生成就獎拿了兩個,現在就缺一個最佳導演獎。”希望再拍十幾部電影,再拿一個最佳導演獎,就四喜臨門了。
真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敬老,也確實是金像獎的傳統。
就說本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姜大衛,
很難想象,這位邵氏武俠電影代表人物,年紀輕輕就曾拿下亞洲電影大獎的港片老戲骨,竟然是第一次獲得金像獎提名,但他最終擊敗謝君豪獲獎,又創造了本屆金像獎的動人時刻。
“這幾十年,我這一輩子,只做過一份工作,就是電影人。它給了我所有東西,給了我家庭、工作、朋友。如果有第二世⋯我希望繼續做電影人。”
但好在有敬老,也有迎新。
香港電影金像獎,終於又出了一位年輕的本土影后。
這幾年的金像獎影后,要麼是劉雅瑟這樣的內地女演員,要麼是鄭秀文、惠英紅這樣的老牌女星。
實際上,也見證了港片影壇的青黃不接。
但這屆,終於冒出了一位大熱新人,餘香凝。
本屆金像影后,可以說是最無懸念的獎項。
歌后謝安琪入圍已是鼓勵,王丹妮演技仍不夠力,連詩雅,鍾雪瑩表現相對自己是突破,拿影后不現實。
因此,已經接連拿下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香港網絡影評人大獎的餘香凝,其實早已將獎盃捧入懷中。
港片女星斷代已久,文詠珊之後,終於又有一個能打的跑出來,實在是港片之幸。
看完三重“喜”,不得不直面現實,理一理本屆金像獎折射出的三大港片頹相。
也就是本屆金像獎的,三重“悲”。
第一重悲:文藝片撐起票房口碑,動作片消失無蹤?
今年金像獎最佳電影的提名中,有五部重量級的電影,分別是《金手指》、《毒舌律師》、《年少日記》、《白日之下》、《命案》。
從結果上看,低成本文藝片一枝獨秀。
不僅是口碑,更是票房。
五部影片中,憑雙影帝吸引觀衆的《金手指》的內地票房是5.74億,香港本土票房是4343萬港元。《毒舌律師》內地票房不如《金手指》,但創了香港本土片破億紀錄。
《命案》的本土票房是1150萬港元,內地未上映。
表面看,成績還可以,但考慮到幾部影片相對高昂的成本,接下來的兩部影片,纔是小兵立大功。
《白日之下》本土票房2228萬港元,絕對是票房黑馬,還在內地上映。
投資僅325萬港《年少日記》收穫2589萬港元票房,是以小博大的典範。
表面看,《白日之下》《年少日記》等港片讓香港電影迎來“小陽春”,在警匪動作類港片已經讓觀衆審美疲勞之後,這批小成本港片給市場送來一陣新風。
這不是喜嗎?
問題是,現實題材小成本影片的勢強,正好折射出港產傳統商業片的勢弱。
2024年,中國香港票房前10只有一部本土片。
更糟糕的是港片在內地市場的表現。
《毒舌律師》,黃子華這張最大的王牌,始終在粵語地區最具號召力,內地票房不到兩億。
票房最好的《金手指》不到六億。
相比之下,兩年前的第四十屆金像獎,重頭影片中,《拆彈專家2》《怒火·重案》內地票房都破10億,也有《濁水漂流》《手卷煙》《智齒》等文藝佳作。
當年的港片,其實開出了兩條路:
一是如警匪,動作,罪案類型,代表着港片的核心競爭力:
哪怕被質疑沒有新意,但在華語電影中尚無替代品。
二是小製作,視角向下看,迴歸香港本土人文記憶和底層羣體。
也就是一手拍商業電影掙票房,一手拍文藝題材做探索,雙管齊下。
而過去一年的情況卻是:港片傳統強項警匪片在內地市場全部折戟,集合三影帝的《掃毒3》票房慘敗。
即使有小成本影片撐起一時的場面,港片未來,終究充滿不確定性。
第二重悲:老年組團拿獎,新人艱難崛起,港片未來在哪
更大的危機,是港片老去。
去年金像獎,吳鎮宇調侃了一把三封影帝的“普通市民”劉青雲:
“香港電影之所以青黃不接,就是因爲劉(青)雲還在繼續接戲。”
細細看一下本屆金像獎的獲獎名單,會發現一個讓人心酸的現實:拿獎的,除了影后,還是“老人”。
六屆影帝梁朝偉61歲,姜大衛76歲,洪金寶72歲,黃子華63歲,謝君豪60歲,林保怡58歲,林家棟56歲,古天樂53歲……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甚至四十、五十年前,已經活躍於大小銀幕上。
吳鎮宇說,港片青黃不接,是因爲劉青雲們還在演。但試問如果這幫老牌港星退居二線,港圈又哪有能撐得住場面的新人呢?
那樣的話,恐怕港片就不是青黃不接,而是徹底撲街。
當然,一批有才華的新人正在涌現。
但我直說了吧,哪怕是本屆影后,在內地有多少人認識?
本應該作爲現如今香港電影中流砥柱的80後和90後人才斷代,姜濤等新一代香港頂級偶像,內地觀衆根本不買賬,香港電影當然還是靠曾經那幫老傢伙撐着。
當然,沒有接班人,對香港電影來說,還不是最可怕的。
因爲下一重“悲”,很可能置香港電影於死地。
第三重悲:不是金像獎故步自封,圈地自嗨,而是港片已無力引領潮流
很多人說,近幾年來,金像獎把自己弄成了香港本土電影“自娛自樂”的頒獎典禮。
沒錯,香港金像獎,一直是以鼓勵港片爲首要任務。
但說金像獎甘於自娛自樂,我不相信。
單看第42屆金像獎,還不夠,讓我們把目光放遠一點。
第二屆金像獎,許鞍華大獲全勝,劉德華獲最佳新人提名,洪金寶拿下影帝。
第十二屆,看這一年的最佳影片提名:《阮玲玉》、《武狀元蘇乞兒》、《黃飛鴻2》,最終張曼玉拿下影后,梁家輝擊敗星爺的《審死官》拿影帝,最佳男配是廖叔廖啓智。
第二十二屆呢,一部電影就夠了,《無間道》。
劉偉強摘得最佳導演與最佳影片,梁朝偉、李心潔分獲影帝、影后。
就問一句:誰會認爲,彼時的港片金像獎,只是在自娛自樂?港片星光璀璨,早已橫掃亞洲。
到了32屆,頹勢驟顯。
最大的看點,只是大贏家《寒戰》,梁家輝憑影片再奪影帝。
所以,金像獎逐漸保守,真的是金像獎的問題?還是所有的根源,其實都在於港片。
於港片而言,當年席捲整個華語圈是天時地利人和,在國際上引領潮流是時代潮流的選擇。
但潮流終會結束。
當港片不再奢望去影響世界。只能選擇迴歸本土。
香港金像獎亦然。
香港金像獎的影響力根本,從來是港片,而非金像獎如何運作。
就算金像獎像有些人說的,變成面向全華語地區的獎項,但港片勢微之下,金像獎變陣就能大放光彩?
我反倒認爲,金像獎迴歸了自己原來的區域性,斬斷了那些不切實際的野心。反倒找到了初心。
港片立足香港。
香港金像獎立足港片。
都沒錯。錯在時代變了。
可80、90年代的香港電影神話,本就是一個時代的意外。
浪奔,浪流,浪會過去。
原本不需要傷感。
一屆金像獎也好,一代香港電影人的黃金時代也好,放在中國電影的歷史中,不過是滄海一瞬而已。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熱辣滾燙。
王晶說得好,沒有香港電影,只有中國電影。
港片有拍攝成熟類型片的經驗和水準,未來融入中國電影,不至於徹底消失。
這麼說,好像不需要替港片悲哀。
但,對於真的港片迷而言,如果曾看過那一眼萬年的,念念不忘的港片風韻,感受過那些令人流連的影像記憶。
眼看經歷了黃金時代,衰退,北上,兼容等一系列波折之後,香港電影終究進退失路,靠着一堆60歲的老頭子撐場面。
無論本屆金像獎紅毯多麼花朵錦繡,一眼萬年,那個曾風華絕代、令一代人一眼萬年的港片女神,都終究是老去了。
叫我如何不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