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新派武俠開山之作 大製作背後竟波瀾重重

徐克〈前排左〉、胡金銓〈前排右〉和《笑傲江湖》策畫張艾嘉〈後排右〉與港星李子雄〈後排左〉,廿九日在臺北聚集一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6/29 陳炳坤攝影)

1990年的電影《笑傲江湖》被譽爲新派武俠的開山之作,由武俠電影泰斗胡金銓和當時新世代導演徐克、程小東等聯合執導,並在保留金庸原着精神的基礎上進行精簡與改編。主要演員包括許冠傑、葉童、張學友、張敏和袁潔瑩等人,主角令狐沖由許冠傑飾演,被認爲是最符合原作形象的版本。

【推薦閱讀】 「射鵰」上映命運多舛 金庸經典名著還被改叫「大地羣英」爲此原因! 拍出江湖本色 流露英雄式暴力美學|1986《英雄本色》

1990年第27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十六日舉行,圖爲以《笑傲江湖》奪得最佳男配角張學友(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0/12/16 曾學仁攝影)

《笑傲江湖》在頒獎季中獲得多項榮譽,包括第27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張學友)和最佳電影插曲,以及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和最佳電影歌曲。黃沾創作的主題曲《滄海一聲笑》至今仍廣爲傳唱,是影片的經典象徵之一。

然而,影片的製作過程充滿波折。原計劃由胡金銓單獨執導,徐克擔任幕後軍師,負責整體風格設計。但由於理念分歧,胡金銓最終退出劇組,導致影片拍攝一度停滯。後續遂由徐克、程小東、李惠民、金揚樺和許鞍華接力執導,最終形成六位導演聯合執導的壯觀局面。整個製作過程中耗費了大量時間與資金,光是導演部分就是一段很長的故事。

除此之外,製作過程中還出現了演員更換的情況。葉蒨文因未能適應拍攝進度,最終未能完成角色的演出。原本全力支持她的恩師徐克也因此選擇讓其他演員接替她的角色,最終由張敏完成相關戲份。此外,臺灣演員李志希、張復建和金玉嵐的戲份,也因停止合作,另覓演員替代。

儘管製作過程一波三折,《笑傲江湖》仍號稱以先進的電影技法來重新詮釋武俠片,講求精緻和驚奇的特殊效果,仍是有賣座的本錢,成爲武俠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